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章浮力课件新版沪科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章浮力课件新版沪科版

ID:31263853

大小:14.05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07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章浮力课件新版沪科版_第1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章浮力课件新版沪科版_第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章浮力课件新版沪科版_第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章浮力课件新版沪科版_第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章浮力课件新版沪科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章浮力课件新版沪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7章浮力认识浮力1.定义: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的托力。2.方向:浮力的方向总是,与重力的方向。3.浮力的产生:由于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产生。即F浮=F向上-F向下。压力差向上竖直向下相反死海不死阿基米德原理4.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无关。5.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这就是著名的原理。6.浮力大小的计算(1)称重法:F浮=(适用于较小的物体)。(2)二力平衡法:F浮=(适用于悬浮和漂浮)

2、。(3)阿基米德原理:F浮==m排g=(普遍适用)。ρ液V排g密度体积深度重力阿基米德G-FG物G排物体的浮与沉7.物体的浮沉现象(1)物体的浮沉现象有、、和四种情况。(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条件取决于它所受到的力和力的大小。①当浮力重力时,物体上浮;②当浮力重力时,物体下沉;③当浮力重力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等于上浮下沉悬浮漂浮重浮大于小于8.浮沉条件的应用(1)密度计:是测量的工具,它测量液体密度时,密度计处于状态,因此它所受的浮力总是它受到的重力。(2)盐水选种:饱满种子受到的浮力

3、它们的重力,就下沉到容器底部。(3)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来实现上浮或下潜的。(4)热气球:热气球的升降与它的体积及它内部气体的密度有关。当球内热空气的密度空气的密度,导致热气球受到的浮力它的重力,所以热气球就上升。(5)轮船:是利用“空心”的道理漂浮在水面上的,轮船受到的浮力轮船自身的重力。液体密度漂浮等于小于重力小于大于等于实验突破9.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用称重法测出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同时测出物体受浮力时排开液体的重力,然后比较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2)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求出F浮

4、=G-F(F为物体在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注意换用不同的液体重复实验,验证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每次实验溢水杯都要加水至溢水杯口。【例题】如图所示,重力为5N的石块浸没在水中称时为3N,则石块受到的浮力为( )A.2NB.3NC.5ND.8N试题剖析:利用称重法测浮力即F浮=G-F,G是指物体受到的重力,F为物体在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所以F浮=G-F=5N-3N=2N。解题方略:称重法测浮力适用于测量较小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只需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方法,F为物体在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A

5、【例题】(2013·泉州市)把密度为0.6×103kg/m3、重为12N的木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是( )A.漂浮,F浮>12NB.漂浮,F浮=12NC.沉底,F浮<12ND.沉底,F浮=12NB试题剖析:浸没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条件: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也可以用物体与所浸液体的密度关系来判断:ρ液>ρ物时物体上浮,最终是漂浮;ρ液=ρ物时物体悬浮;ρ液<ρ物时物体下沉。根据题意可知,木块的密度

6、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放在水中静止后是漂浮的,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故B选项是正确的。解题方略:求物体投入液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首先要判断物体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判断的方法有:设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例题】如图所示,“辽宁号”航空母舰满载时排水量达67500t,它满载时所受浮力为N,当舰载机着舰后,航空母舰所受浮力将(选填“增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6.75×108N变大试题剖析:“辽宁号”漂浮在海面上,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所以有F浮=G物=m物g=67500×103kg×10N/

7、kg=6.75×108N舰载机着舰后,G物变大,所以浮力也随着变大解题方略:由题意可知,“辽宁号”航空母舰处于平衡状态,它受到的是平衡力,即在竖直方向受力平衡,从而得出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求浮力的大小。这种求解的方法也叫平衡法,主要用在漂浮或悬浮的物体上。称重法、阿基米德原理、平衡法是三种常见用来计算浮力的方法,究竟要采用哪种方法求浮力的大小,要根据题目的条件而定,切忌不关注物理过程分析而乱用公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