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探析及其教学启示

合作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探析及其教学启示

ID:31264240

大小:59.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7

合作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探析及其教学启示_第1页
合作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探析及其教学启示_第2页
合作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探析及其教学启示_第3页
合作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探析及其教学启示_第4页
合作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探析及其教学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合作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探析及其教学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合作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探析及其教学启示1引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屮指出学会与人合作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对合作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的探究尚不完善,对于影响合作学习的群体心理因素鲜有研究。本文将从认知负荷心理学视角和团体凝聚力两个方面对合作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进行探究。2合作学习理论基础回顾合作是社会互动的一种方式,指个人或群体之间为达到某一确定目标,彼此通过协调作用而形成的联合行动。参与者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相近的认识、协调的活动、一定的信用才能使合作达到预期效果。

2、美国学者Friend&Cook(1992)认为合作指:至少两个相互平等的当事方之间的直接互动方式,他们因为有一个共同的工作目标而自愿地参与共同决策。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理论为合作学习理论基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合作的理论基础包括四个方面:以哲学为基础的主体间性理论,以社会学为基础的符号互动论,以心理学为基础的社会互依和建构主义理论,以管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理论。2.1主体间性理论。主体间理论的实质在于承认“他者”的存在,并且“他者”与咱我”并存,即“我”与“他者”互为主体。主体间理论极力倡导把人视为“交往中的人”,“关系中的人”,强调交往

3、、对话、互动对人的价值。学习者可从周围人的交往和对话中获得成长的资源。2.2符号互动理论。符号互动论从社会学的视角考察合作学习,该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沟通系统和人际关系系统,个人在与人的互动过程中统合“主我”与喀我”,以“重要他人”的观点做参照,修正和发展自我观念,表现出适合的角色,进而形成自我。人通过人际互动学到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赵昌木2004)2.3社会互依理论。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考夫卡最先创立了社会互依理论,后来勒温、道奇和约翰逊兄弟发展了该理论。社会互依理论的基本主张是:人的行为是与行为环境息息相关

4、的,人类想获得成功,必须依赖群体的力量,仅靠个人努力是难以实现愿望的。因此,只有成员在群体中积极的相互依赖、形成互助合作的团队,个人目标和群体目标才能有机统一起来。社会互依理论以其共同目标、团体动力、合作行动、个人与组织协调发展等思想对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4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哲学倾向的学习观。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的社会性,认为人类的学习首先是一种发生于主体之间的社会性活动,然后才是一种发生于主体内部的思维活动,学习的本质就是人与人Z间的交往,是他人思想和自我见解

5、之间的对话,是铁口识的社会协商”。建构主义理论中的社会性学习理论为教师合作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心理学基础。2.5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出现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2008)的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中。学习型组织强调共同学习、相互学习和共同愿景;强调学习与工作结构,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3认知负荷理论在合作学习中的应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家约翰•斯威勒(JohnSweller)与1988年首先提出认知负荷理论,该理论以Miller《神奇的数字7±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某些局限》为基础。Sweller

6、认为认知负荷是表示处理具体任务时附加在学习者认知系统上的负荷的多维结构。这个多维结构包括原因维度和评估维度;原因维度反映学习任务复杂性和学习者特征间的交互程度、评估维度反映心理负荷、心理努力和学习绩效等指标。学习者信息加工能力受工作记忆的影响,工作记忆的认知负荷有限,尤其体现在处理复杂学习任务即超岀工作记忆认知负荷的学习任务时。Sweller等人经过20多年的研究总结出三种认知负荷:内部认知负荷、外部认知负、有效认知负荷。其中内部认知负荷指学习者进行认知加工活动时产生的负荷,该负荷的程度取决于学习任务本身所包含的信息元素的数量(如概念、规则的基本成

7、分),也就是说内部认知负荷源于认知任务本身。内部认知负荷依据学习的有效程度可分为外部认知负荷和有效认知负荷:如果教学设计不当、教学屮信息呈现无效,教学过程完成中不能将学习任务和学习者的认知加工关联,这种在无效学习中产生的认知负荷就是外部认知负荷;反之,有效认知负荷指工作记忆对认知任务进行实质性操作并产生直接关联而承受的负荷。在认知负荷理论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分布式认知理论,该理论和合作学习的关系在于研究发现认知活动不只是发生在个人头脑内部的活动,认知存在于认知主体和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即认知分布于个体内与个体间,也分布于媒介、环境、文化、社会和时间中

8、。Kirschner等人从认知负荷角度来考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并通过实验证明在应对复杂学习任务是合作学习更有效,换句话说,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