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项目教学法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微项目教学法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ID:31264544

大小:59.8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基于微项目教学法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_第1页
基于微项目教学法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_第2页
基于微项目教学法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_第3页
基于微项目教学法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微项目教学法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微项目教学法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VIfi高职教育是以索质为某础,能力为目标,学生为主体,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各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其课程教学冃标是培养高职学生在计算机垄本操作、办公应用、因特网应用等方面的技能,同时了解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H前许多高职院校要求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完计算机应用基础后通过全国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而且还把计算机一级证书和毕业证书挂钩。可以看出,学校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重视和计算机基础课对高职生的重要性。

2、作为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探寻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牛利用计算机解决与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就能适应本职工作,达到学以致用的II的。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1.课程内容多,教学课时少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计算机文化垄础课的教学内容也不断扩充与更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2],以前是"WindowsXP+Ofice2003”,现在是“Windows7+0fice2010"«知识点越来越多了,但是课程的课时数并没有增加,据调查,部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3、课总课时只冇40学时,理论与实验各一半课时。这样,课时少,教学信息量大,学生学起来非常吃力,因此,冇些学生产生门犬学情绪。尽管教师采取措施对知识进行压缩与筛选,但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学生生源有差异,要求不同由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快速普及,计算机教育不再是从高校开始的,大部分中小学已经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但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教学设施、教学水平的差异,造成了高职院校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冇些学生能熟练打字,操作Office办公软件娴熟;冇些学生对计算机还比较陌生,平常很少使用计算机;甚至冇来自偏远的农

4、村的学生表示从未使用过计算机,手机也是刚进大学买的,会慢慢打字而已。冇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认为自己会操作计算机了,觉得没冇必要再进行学习了,对计算机课程也就没冇兴趣了。慕础差的学生觉得计算机好难、好深奥,遇到一点困难就没信心了。此类现实问题值得计算机老师去深思,去解决。3.教学模式陈山,学生积极性不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分理论与实验两部分,通过调查了解,理论课主要还是采用计算机与大屏幕的讲授形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帅为了在冇限的时间里讲授完教学内容,基木上面面俱到,满堂贯,学生在整个45分钟里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因此也就不会

5、去思考、质疑了。实验课大多是验证性的实验,按照老师的讲解和实验教材的步骤依葫芦画瓢去完成任务,以验证的方式来理解、记忆新知识,在实践中不能灵活应用知识,时间一长就忘记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三、基于微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改革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求在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也应适应吋代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活动安排、团队协作的方式来让学牛学习,发挥学生各自的长处,让好生带动差纶,共同提高,在此,我们提出了微项目教学法。1•微项目教学法微项目教学法是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将课程的核心知识点结合生活、学习、工作屮的实际问题设计微项

6、目,以小纟R讨论、团队协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在实践屮学习,在探索屮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它的显著特点是“小”、“短”、“精”,使学生在1-2课时能完成微项目任务,它以微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现高效课堂。2.微项冃设计原则(1)针对性原则: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主动地建构口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因此,设计微项冃时要以学生的能力、知识、经验为基础,同时紧扌II课程的教学冃标,以促进新知识的吸收、同化,提高教学效果。(2)趣味性原则:趣味性强的项H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

7、时项冃的难度耍适中,问题太难学生会感到煉手而失去解决问题的信心;问题太简单,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没有探索的热悄。(3)可行性原则:选择短、小、精的微项目,从课程目标出发,能够使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里通过自主或协作完成项目,使学习变得高效,学生也在完成任务中获得成就感。(4)梯度性原则:将课程每一章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彼此相关的小任务,前一个任务是后一个任务的基础,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提高,任务Z间有一定的梯度,形成具有逻辑结构的知识链,从而引导学生不断地去思考、消化课程内容,提高思维能力。3.微项目教学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耍求

8、学生学握的内容分为五个模块: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及计算机网络。可以看出,这五个模块跨度较大,如果将一个模块做成一个项冃来实施,学生完成一个项H需耍6-8个课时,而排课一般是两节连排的,因此,需耍对每个模块进行“微化”,将每个模块设计多个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