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导学案设计

土地的誓言导学案设计

ID:31265782

大小:59.5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土地的誓言导学案设计_第1页
土地的誓言导学案设计_第2页
土地的誓言导学案设计_第3页
土地的誓言导学案设计_第4页
土地的誓言导学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地的誓言导学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土地的誓言导学案设计精彩开篇词儿个世纪以来,那些当年被逼得走投无路的破产的中国农民,漂流到海外去谋生的当儿,身上就常常揣着一撮家乡的泥土。当时离乡别井的人们,都习惯在远行之前,从井里取出一撮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边。他们把这撮泥土叫做“乡井土”。直到现在,海外华侨的床头箱里,还有人藏着这样的乡井土,在一撮撮看似平凡的泥土里,寄托了人们多少丰富深厚的感情!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呼告、排比比喻等表现手法;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熏陶感染中让学生感受到旧中

2、国的苦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富饶的关东平原,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流浪。他们不知何吋才能回到自己可爱的故乡,才能与家人欢聚一堂。事隔十年,东北作家端木颇良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Z情,面对故乡的土地发出了壮怀激越的誓言。二、自学指导(一)一一预习与交流1•作者链接端木煎良,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宇省吕图人,现代作家,散文作品有《默尔格勒河》《风从草原来》《花一样的石头》,小说《曹雪芹》《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2.背景链接1931年9月18H,日本帝国主义强行侵略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

3、变,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的场面,四个月内东北全境沦陷,我们可爱的家乡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蹒了十四年。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流离失所的东北作家端木煎良,怀着难以遏制的情感写下了这篇散文《土地的誓言》。3.请给下面加粗的汉字注音。炽(chi)痛嗥(hdo)鸣怪诞(dan)亘(gan)古ilfl(lan)语(hong)镐(gdo)头默契(qi)污秽(hui)蚱(meng)Hl垄(long)2.解释下面词语。炽痛:热烈而深切。泛滥: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澜语:没有根据的话。怪诞:怪界无稽,荒唐离奇。亘古:自古以来。默契:指双方的意思没有明

4、口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污秽:肮脏的;不洁净的。(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快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交流点拨】“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2.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段落内容。分别抒发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交流点拨】第一段: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吋吋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之沸腾。第二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3、第一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物产?你认为有必要列举那么多吗?删去一半如何?【交流点拨】碧绿的白桦林、奔流似的马群、蒙古

5、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煤块、赤色的足金、悠远的车铃等等;有必要,删去不好,因为这些都是关东大地的代表事物,代表着关东大地的特征,它可以使读者充分了解关东大地,感受关东大地的美丽富饶,也可以唤起读者的想象。4•找出作者面对土地发出了哪些誓言?这些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交流点拨】我必须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作者在文末发出了誓言:“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一一或者我的坟前。”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思念故乡的情感,抒发了作者因失去故乡忧伤、愤怒Z情。同时也表达了

6、作者愿意为故乡而战而牺牲的坚定信念。5、理清思路,写出大意,体会情感。(二)深层探究1、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试结合课文具体说说作者选取哪些景物来表现的?这些景物有何特点?【交流点拨】第一部分选収了“碧绿的白桦林、奔流似的马群、蒙古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煤块、赤色的足金、悠远的车铃”等等东北特有的物产,来表达对家乡的赞美和怀念之情。所例举的景物有色泽优美、亮丽,种类繁多、丰富的特点。第二部分选取了东北春、秋两季的景物,表现了东北的丰饶、美丽,表达作者忧伤与愤怒的感情,最后喷发而面对土地发出自己坚

7、强的誓言。2.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却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为什么?【交流点拨】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的一步步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三)语言品析1•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泛滥”的确切含义?【交流点拨】“泛滥”一词是贬义褒用,这里是无法操纵与控

8、制的意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