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也能“和众”

“曲高”也能“和众”

ID:31270253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曲高”也能“和众”_第1页
“曲高”也能“和众”_第2页
“曲高”也能“和众”_第3页
“曲高”也能“和众”_第4页
“曲高”也能“和众”_第5页
资源描述:

《“曲高”也能“和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曲高”也能“和众”  摘要:音乐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但在现实课堂中却是“曲高和寡”。本文主要谈在音乐欣赏中融合音乐知识与技能、创设情境、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审美体验,让学生喜欢并懂得如何进行音乐欣赏,从而使音乐欣赏“曲高”也能“和众”。  关键词:音乐;欣赏;审美;创作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写道: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

2、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每次音乐欣赏过程中,我总能看到许多学生无精打采,有些甚至打起了瞌睡。面对这种现状,我采用了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支架式教学理论,即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像搭“脚手架”那样,帮助和引导学生逐渐接近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一步步深入学习,帮助他们建立欣赏音乐的持久感和自信心。  一、把音乐基础知识融入音乐欣赏中5  欣赏音乐必须先了解音乐语言,这如同看文学作品须先识字一样,那么,音乐语言是如何表现的呢?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曲式等都是它的表现要素。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是通过各种要

3、素表达的,只有理解掌握音乐的表现要素,才能更好、更深刻地欣赏作品,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如,在给学生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时,我让学生分析序奏部分的节拍特点、典型节奏、曲调的进行方向、速度的变化等音乐要素,使他们了解柔和的上行音型仿佛多瑙河从沉睡中苏醒,慢慢增强的力度宛如东方晨曦初露,天色渐渐明亮;序奏的第二部分速度变快,出现了轻松活泼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仿佛多瑙河在朝晖的沐浴下开始了新的一天。  二、把音乐基本技能融入音乐欣赏之中  音乐欣赏虽然以听为主,但演唱、演奏也是欣赏作品的极有效手段。所以

4、,欣赏一部音乐作品,我都要求学生能够把乐曲的主题音乐演唱出来,旋律比较简单的,甚至加以演奏。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是乐思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演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主题形象,使学生在聆听过程中准确辨认主题的重复和变化,又提高了学生的视唱练耳水平。在演唱时,需要加入学生自己的理解,融入自己的情感,并且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诠释音乐,这一过程学生会更加直接地体会到音乐的美,同时无形之中还能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如,欣赏《卡门序曲》时,我先让学生听一听主题A,初步体验音乐后对其速度、力度、情绪等进行分析,然

5、后再进行识谱演唱。再要求学生边唱、边记、边对音乐进行初步的情感体验。同样方法完成主题B和主题C。接下来完整欣赏全曲,请学生记录各段主题出现的顺序。此时,学生对各段主题的出现与变化已变得非常敏感,自然就能轻而易举地听辨出乐曲的结构就是ABACA。通过演唱主题,不仅为欣赏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能使学生在听赏时进一步入情入境地去体验作品。5  三、以创设的情境辅助音乐欣赏  音乐是听觉艺术,它看不见、摸不着,许多学生在欣赏作品时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音乐创设一定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欣赏。特别像标题类作品,可以用图

6、片、视频等进行辅助,在音乐欣赏中结合视觉功能,发挥视听通感的作用,学生对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思想内容就会很清晰。如,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时,我根据作品内容,让学生观看了南京大屠杀、翻腾的黄河、全国人民奔赴战场、游击健儿勇敢杀敌、革命队伍千军万马与敌人浴血奋战、毛泽东运筹帷幄等视频。通过这些镜头画面,向学生直观、形象地展现了中国当时所面临的危险,全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历史,从中领略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四、以合理的想象促进音乐欣赏  音乐是以音响来反映人们思想感情和生活的一种艺术,要使学生理解音乐作

7、品所反映的内容,体验作者倾注于作品中的感情,则必须通过自己的想象才能完成从抽象听觉到形象感受之间的过渡。这就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提示和启发,使学生对所听的音乐作品产生“想象”5,即让音乐所描绘的情景出现在学生的想象之中,这样学生对作品才会有形象的理解。如,欣赏《两个犹太人》,我先让学生比较教材插图中的两个人物,观察两人的差别:一个富有、肥胖、自满而乐观;一个贫穷、消瘦、哀怨,几乎是哭丧的样子。然后请两位学生用适当的语气和动作分角色对话。继而欣赏乐曲时,学生便能想象音乐中间歇的节奏、出人不意的重音、减缓的速度,结合每一个旋律

8、音的意味深长的加重是来表现富人的妄自尊大、威风凛凛、傲慢粗暴;想象加弱音器的小号演奏的颤音是来表现穷人的机灵、神经质,在富人面前紧张、声音颤抖、趋附逢迎。  五、以音乐创作促进音乐欣赏  音乐作品体现着音乐创作的一般规律。以所欣赏作品为载体,在教学时渗透音乐创作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学生了解此类作品的结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