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真水无香

大道至简真水无香

ID:31270299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大道至简真水无香_第1页
大道至简真水无香_第2页
大道至简真水无香_第3页
大道至简真水无香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道至简真水无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道至简真水无香  摘要:今天的语文课堂形式、花样太多,因此我们提出:要着力打造“真实、简约、高效”的语文课堂。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求真”的课堂;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求实”的课堂;我们的课堂还应该是“倡简”的课堂。“大道至简”,对语文教学来说,一定突出“学语习文”这个本质。  关键词:求真;求实;倡简;高效  一、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求真”的课堂  记得有一位小语专家问孩子:“你最喜欢上什么课?”孩子答:“公开课。”问其原因,孩子说:“公开课老师不凶人,说错了还摸摸你的头!”童言无忌!孩子的话多多少少道出了当前课堂上的尤其是公开课上的一些虚假!为此,我们呼吁:不

2、要、也不能再搞虚假的那一套,上好常态下的语文课,让学生真真切切学语文吧!面对眼下纷繁复杂的语文批判,清醒的我们应该知道语文是姓“语”的,这是语文课重要的“背景”与“底色”。失去这块“璞”,就失去了语文的“真”。  二、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求实”的课堂  1.语文课必须上得扎实  即语文课应注重实效,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该训练时要大胆训练,该讲解时要主动讲解。前段时间,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淡化“训练”、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提出,人们开始讳言“训练”、不敢4“训练”,而去大谈语文的“人文性”,整堂课让学生感悟来感悟去,一味地谈自己“独特”的感受,却弱化了语

3、言文字的训练和运用。结果,一堂课下来,学生没能悟出什么东西,运用语言的能力也没能提高。其实语文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离开了“工具性”,离开了语言文字来谈人文性,那只能是空中楼阁。正确的做法是在“训练”与“感悟”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让“训练”与“感悟”并举,同时将二者有机融合,训练之中有感悟,感悟之时有训练。  2.语文课应追求朴实  事实证明:那种追求场面热闹、形式花哨的语文课终究不会长久。我们应追求那种朴素、真实、有效的课堂。如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每堂课都要小组合作?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小组成员是否在合作中有碰撞?而不仅仅是几个优秀的学生在“

4、撑场面”。笔者曾多次听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课,有一次,于老师上《庐山的云雾》,听说课前于老师特别关照不要让学生预习。课堂上他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感受庐山云雾的变幻莫测和虚无缥缈的美。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与提高。只有在这样的碰撞中,师生和文本才能实现真正的对话,既理解了自己,又理解了文字中的自然、社会还有他人。于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朴实、真实而又有实效的课堂,而其所用的媒体也仅仅是一段庐山云雾的录像而已。我想,这也许就是于老师所追求的一种新境界:语文课要上得自然、朴实,不刻意雕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5、。  三、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倡简”的课堂4  1.教学目标要简要明确,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最远的终点  我们说简单目标的背后是对人性的深度尊重与关怀。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可行性,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服务的。  2.教学内容要简约,以最主要的问题拉动最丰富的学习信息  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在深入上下工夫、浅出上做文章,从而提炼出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教师要学会准确把握教材,艺术地处理教材,科学地补充教材,善于使用教材中最具价值的地方,合理裁剪,大胆取舍,而不要面面俱到,浮光掠影。  3.教学过程要简化,以最简化的设计给学

6、生留出一片静思默想的天地  有的语文课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深入,虽条理清晰,却让人感到复杂、深奥。我们应让教学再简化一些,去掉那些不必要的环节,突出重点。语文教学承载那么多的任务,我们必须学会取舍,学会简化设计,从而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时间,从而提升师生对话的质量。  4.教学媒体要简便,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  有些课,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课件教具,结果课件代替了大脑,形式代替了思考。实际上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有时使用不当,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想象,扼杀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创造力。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的使用原则,应该是教

7、师必须驾驭多媒体,让课件为课堂所“使用”“利用”,而不是课件的“重用”“滥用”4。就课堂而言,推动教育前进的不是现代化手段,而是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因为:思想走不动,成长的路就不会走远。  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能真正做到真实、朴实、简单、高效、返璞归真,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从而达到“真水无香”的境界,那么,我们追求的理想的语文课堂就一定会如约而至!  参考文献:  张辉.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04).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新华小学)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