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职业学校教师的影响力

试论职业学校教师的影响力

ID:31274519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试论职业学校教师的影响力_第1页
试论职业学校教师的影响力_第2页
试论职业学校教师的影响力_第3页
试论职业学校教师的影响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论职业学校教师的影响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职业学校教师的影响力  【摘要】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需要教师对学生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力。本文在分析职校学生心理和行为特点的基础上,着力论述了职校教师所需的三种影响力:感化、理解和引导。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师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194-02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而教师就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影响力。那么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要怎样才能对学生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呢?  当代作家凌志军在他的著作《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一书中指

2、出:对“E”学生来说,老师的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来自三种,一是因教师温暖如春和循循善诱的话语;二是因教师的洞察力和远见;三是因教给学生如何做人做事。笔者认为,这些影响力不仅是那些拥有强烈自主意识和很高情商的杰出的“E”学生所需要的影响力,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这些影响力可能更具有现实意义。这是因为,根据凌先生划分的学生类型的五级金字塔(见图表一),职校学生大多位于金字塔的最底层,我们称之为“A”4学生。这类学生不仅厌学情绪严重,且大多存在比较突出的行为问题,比如逆反心理强、网络成瘾、不良嗜好,甚至出现辱骂、打架、斗殴等一些破坏性行为。虽然他们已经接受过多年的教育,却大多是失败的教育,

3、他们中的很多人仍停留在第一级。因此,职校学生成长的入口和转折点应处于第一级和第二级之间。要让站在成长转折点上的职校学生继续向上前进,我们就必须要从教育的起点出发,从上述三种长效的影响力入手。本文根据职校学生的特点,把“E”学生所需要的三种影响力重新理解为感化、理解和引导。  图表一  一、温暖如春、循循善诱――以爱心感化学生受伤的心灵  冰心老人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之源,有爱便有了一切。”有学者把“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喻为“知识的容器”。那些装得下的“容器”可以荣升为重点学校的精英,等待继续装满,而那些装不下的“容器”要么留下继续重装,要么就被淘汰。升入职业学校学习是众

4、多学生的无奈之举。他们在初中乃至小学阶段就一直被老师遗忘、忽视,被家长指责和批评;他们刚进入职业学校时,既满怀失落,又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渴望。但是由于长期的自尊心受挫,他们的自卑心理强烈,一旦遇到一点点新的挫折,就可能会自暴自弃。因此,我们首先应主动从从心理上接近学生,去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要做到这点,教师首先应学会倾听,耐心倾听他们的挫折经历,目前所遇到的困惑以及对未来的设想。其次要鼓励他们发泄内心压抑的郁闷。此外,充分理解他们的感受和困惑,最终完全接纳他们(包括不良的情绪和认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找出共性和个性的东西。也只有这样的沟通方式,才能使教师打开

5、学生的心灵之门,师生之间产生共鸣,从而使其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4  二、洞察力和远见――以理解评价学生积极的行为  多元智能理论让我们认识到每个人都能同时拥有七种智能,但每个人智能组合的方式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了每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根据此理论,结合以上沟通过程,教师应对自己的学生进行重新审视,要打破传统的以成绩来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学生的共同优点,如操作技能、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文体方面等,并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评价,鼓励并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为其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环境,还要善于发掘少数或个别学生的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这样,使具

6、有不同智能优势的学生都得到最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发展。此外,教师还要充分洞察学生的缺点、劣势,引导其发展优势的同时能使其劣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总之,教师不仅要有相当的洞察力,更要有远见,最终力争使学生扬长避短,同时又能使其劣势有所转变,使他们都能快乐地学习,享受更多成功的体验。  三、教给学生如何做人做事――以引导塑造学生高尚的品格  职业学校学生是不同于普通学校学生的一类特殊群体。较多研究表明,其心理、人格方面普遍存在着相对较多的问题。作为教师,除了要教育和引导他们克服障碍外,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如何做人做事”4,以引导其形成高尚的品格。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人品教育。没有人

7、品,大事、小事都做不好。职业学校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所谓的高素质指的是思想品德、职业精神、业务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发展。因此,教师不仅要教育他们能够分清善、恶、美、丑,更要注重培养其形成团结、进取、敬业的品格,教育其悦纳自我,坦诚做人,认真做人。在提高技能的同时提升“人品”,在培养“人品”的同时增强技能,使其相得益彰,最终使其走上社会后能够更好地“做人做事”,以适应社会需求。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任何教科书、任何奖惩方法都代替不了的。从学生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