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体系问题研究述评

影子银行体系问题研究述评

ID:31275995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8

影子银行体系问题研究述评_第1页
影子银行体系问题研究述评_第2页
影子银行体系问题研究述评_第3页
影子银行体系问题研究述评_第4页
影子银行体系问题研究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子银行体系问题研究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影子银行体系问题研究述评  摘要:影子银行体系作为美国金融体系最具创新性的金融安排机制,成为了推动本次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并蔓延至全世界的关键环节。本文在研究综述影子银行体系的概念、产生和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具体有效的影子银行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影子银行体系;对策建议  一、影子银行体系的概念  目前,理论界对于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社会各界对影子银行的理解也存在差异。而时至今日,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已经有了不断的扩展,理论界对影子银行的范畴也一直争论不休。关于影子银行体系的研究

2、,最早是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执行董事保罗?麦考利提出,2007年次贷危机初露端倪,在美联储年度会议上,麦考利将那些游离于中央银行监管之外却行使银行职能的机构概括为影子银行。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鲁比尼又进一?完善该概念为影子金融系统。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将影子银行体系定义为银行监管之外的信用中介体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将"影子银行"定义为除接受监管的存款机构外充当储蓄转投资中介的金融机构。6  国内学者,进一步探究了影子银行的概念和实质。巴曙松(2009)从次贷危机的角度分析影子银行,认为其凭借独特的信贷方

3、式扩展延伸了金融市场的信用链条,造成了金融市场的非理性繁荣,并最终导致危机的爆发,成为次贷危机的主要推手。易宪容(2009)提出影子银行没有传统银行的组织机构,却行使传统银行的功能,最大区别是将信贷关系隐藏在证券化方式中,实质就是银行贷款证券化。周小川(2011)认为影子银行是指行使商业银行功能但却基本不受监管或仅受较少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比如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特殊目的的实体公司(SPV)。李扬(2011)认为影子银行最突出的特点是基于市场交易发展而来,并以美国为例,详细介绍了各类市场型金融信用机构。 

4、 二、影子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的证券和非银行业务迅速发展,特别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金融中介、证?化出现并迅速发展。到了上世纪80年代,证券化过程不断扩大,住房抵押贷款、自助贷款和信用卡应收账款等非市场化的资产转换为市场化的证券在二级市场上买卖,这一时期投资银行和货币市场基金迅速发展,为影子银行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1999年11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允许并提倡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

5、合并成立金融控股公司,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2000年国会通过的《大宗商品期货现代化法》,规定场外交易不受商品交易委员会监管。以上两个法案放松了美国的金融监管,金融市场迎来了空前的繁荣,各类金融机构不断涌现,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影子银行体系不断膨胀,系统重要性日益增强。6  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标志就是银行和资本市场的日益紧密,混业经营后资本市场在信贷供给上起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传统意义上,银行是最主要的信贷供应商,但是他们的地位已经日益被以市场为基础的机构特别是那些参与证券化进程的机构所取代。使传统的以"零售并

6、持有"为主的银行模式改变为以"创造产品并批发"为主的新的银行模式,从而,使全球信贷金融从传统银行主导的模式演变为隐藏在证券借贷背后类似一个"影子银行体系"的金融制度安排。  三、影子银行体系存在的问题  1、期限错配  影子银行体系存在难以克服的期限错配,容易导致流动性风险或危机。影子银行的负债主要是从短期资本市场获得融资,是期限较短的负债;在资产方则是期限更长的资产。在这个过程中,影子银行资产组成从原本具有高度流动性的国债等逐步转变为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这使它们在面临传统类型的挤兑时不堪一击,传统银行拥有存款保

7、险等保护机制,足以降低这些风险,但影子银行的这些工具和机构却没有类似的保护机制。  2、内生脆弱性  影子银行突破了现有的银行监管制度与体系,把金融衍生品的设计建立在不存在的假定之上,并形成了一套高风险的运作方式。金融创新的目的是更好的转移风险,他们将复杂的金融产品建立在高度数学化的模型基础之上,在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时,确实能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但却通过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购买彼此的证券提高了杠杆,增加了整个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一旦抵押品价格下降,则会将风险无限放大。  3、风险积聚6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贷款打包

8、销售给投资者。它的目的是作为一种与银行贷款有关的分散风险的方式,这样财大气粗的投资者能够更好地吸收损失分散风险。但现实是,证券化导致风险集中于银行部门。银行和其他的中间商想提高他们的杠杆来获得更多的利益,也就是说这样能更快的短期获利。他们不是在经济中分散风险,银行和其他中间商相互用借来的钱购买对方证券,证券化反而将所有的风险集中到银行体系本身。  4、透明度低  吸收储蓄、从属于联邦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