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

让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

ID:31276434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让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_第1页
让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_第2页
让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_第3页
让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_第4页
资源描述:

《让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  新课程改革走进我们教师的教育生活已经许久,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逐渐地认识到了改革带给我们、带给学生的变化,看到了由于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的改变,带给我们师生关于归纳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变化,学生的能力与思维也变得越来越活跃。为了让我们的课堂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充满生机,变得更加完美,我认为教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一、让我们的教学预设问题更具思维价值  初中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的能力,我们需要在课前预设问题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思维方面的训练,让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头脑也得到发展。这就需要

2、我们把数学思想与数学思维直接放到预设的问题中,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并通过对这些具有思维价值问题的思考、讨论或者语言的概括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让问题不再是“问题”,让它变成桥梁,成为引发思维裂变的导火索。  二、为学生的思维训练做必要的铺垫  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例1时,例题原为“某车间22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200个或螺母2000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4由于在前面的应用题教学中,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明显地有所欠缺,因此,在出示思考问题时,我没有

3、直接出示例题,而是先利用上节课学过的一个例题“有厚薄两种练习本,厚的2元一个,薄的1元一个,李刚共买了11个练习本,花了17元,李刚厚薄练习本各买了多少个?”进行思维的引导训练,让学生理解这类题目的思考方法及设未知数表示量的方法。继而出示了铺垫性的思考题,把例1稍降难度,把例1中“一个螺钉要配两上螺母”的条件暂时去掉,让学生进行充分认知,为突破本节的难点进行铺垫。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这个简化版的例题后,再让学生来完成例题,经过学生的思考及前面的铺垫,学生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一个有效率的课堂,就应该是唤起学生学习欲望的课堂,是让学生在充分准备下得到思维训练的课堂。我们要通过对学生的

4、思维训练的层层铺垫,达到我们所需的目的,让课堂在教的“搭桥铺路”中变得有效而充满生机。  三、用增强变式的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思维的魅力  在新课程教学中,大家都达成了一个默契,那就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知识,能掌握的技能,我们要放手给学生,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要给他们展现或思考的机会,在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又不可过多地强调自己的作用,要超越课堂,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参与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对于数学而言,变式训练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巧妙设计变式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到课堂的丰富多彩,从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4  在上面提到的教学案例中,我通过铺垫让学生理

5、解了这种典型例题的思维方式之后,紧随其后,我又把例1进行了变式:把条件“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变成了“两个螺钉要配三个螺母”,再到“五个螺钉要配八个螺母”,最后完全变成与之类似,却又不同的运输配车问题或是劳动分配人员的问题,通过这一系列的变换,学生由一点出发,对一类问题进行有效的统一的思维训练,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十分兴奋地进行着探究,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里,我们完成了任务,同时收获了能力,收获了快乐。  四、培养初中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直接教给学生思维的方式方法,然后进行必要的训练和必需的练习  有些知识对于学生而言,不是学到的,而是在得到一定

6、量的练习的前提下“习”到的,我们反对题海战术,但是却无法否认一定的练习量是保证数学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我们可以变换形式,变换讲法,变换评价单一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我们的课堂不再那么枯燥和单一。在课堂中,最终让学生掌握这些思维的技巧,才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就是在教学中使用了比较法、分类法等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并对学生变换形式进行了一定的训练,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同时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训练了自己的数学思维,达到活跃头脑、扩展思维的最终目标。  总之,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效,是每一位教师的目标,是我们“减负增效”的主要手段和载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7、只要我们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相应以训练学生数学思维为大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地走出摆在我们师生面前的“题海”4,到达思维训练的彼岸,师生只有共同去经历这个或痛苦或快乐的过程,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地焕发生机与活力,同时,每一位教师才会真正地体验到教育的幸福,实现自身的价值。  (作者单位孙宗春:吉林省安图县松江中学王虹:吉林省安图县松江小学)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