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派经典印作技法解析

浙派经典印作技法解析

ID:31277764

大小:3.19 MB

页数:133页

时间:2019-01-08

浙派经典印作技法解析_第1页
浙派经典印作技法解析_第2页
浙派经典印作技法解析_第3页
浙派经典印作技法解析_第4页
浙派经典印作技法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派经典印作技法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浙派经典印作技法解析唐吟方编著ZHEPAIJINGDIANYINZUOJIFAJIEXI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浙派经典印作技法解析/唐吟方编著.—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5(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李刚田主编)ISBN7-5366-7658-1Ⅰ.浙...Ⅱ.唐...Ⅲ.篆刻-技法(美术)Ⅳ.J292.41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5)第142229号浙派经典印作技法解析zhepaijingdianyinzuojifajiexi李刚田主编唐吟方编著出版人:罗小卫策划:周永健郭宜责任编

2、辑:郭宜蒙中杨帆特约编辑:曹建马炜陈白羽封面设计:邵大维郭宜版式设计:郭宜蒙中杨帆责任校对:周玉平电脑制作:郑超廖晋华重庆出版集团出版重庆出版社重庆长江二路205号邮政编码:400016http://www.cqph.com重庆市开源印务有限公司印制重庆出版集团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发行E-MAIL:fxchu@cqph.com邮购电话:023-68809452全国新华书店经销开本:635mm×980mm1/16印张:8.5插页:1字数:106千字2006年5月第1版2006年5月第1次印刷印数:1~5000

3、定价:26.00元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向本集团图书发行有限公司调换:023-68809955转8005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浙派经典印作技法解析目录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总序………………………1第一章浙派印人及其创作………………………………5第一节浙派和浙派印人生活的时代……………………6第二节西泠前四家………………………………………11第三节西泠后四家………………………………………34第二章浙派的技法解析…………………………………59第一节西泠前四家的字法、章法、刀法及制作技

4、法…60第二节西泠后四家的字法、章法、刀法及制作技法…78第三章临摹与创作………………………………………85第一节临摹………………………………………………86第二节创作………………………………………………90第四章流派作品技法介绍………………………………94第一节八家后续清代主要浙派印人……………………95第二节清末民国时期浙派主要印人……………………102第三节受浙派影响的近现代印坛名家…………………114第四节当代印坛的浙派印人……………………………120第五节受浙派影响的当代印人作品…………………

5、…125后记………………………………………………………130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总序李刚田1999年,作为国家“九五”重点出版工程,重庆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历代印风系列》21卷(以下简称《历代印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并获得“国家图书奖”。继《历代印风》之后,重庆出版社于2006年又出版了这套《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以下简称《技法解析》)。《历代印风》突出的特点是站在篆刻艺术立场去认识和梳理历史遗存,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历代印风》在不同的篆刻艺术风格流派这个参照系中将历代印章进行收集和分类

6、整理,并在每卷的专论中对其进行综合述评和理论提升。《历代印风》既不同于单纯的印章史图录,也不同于单纯的篆刻艺术教科书,而是兼具二者的功能,重在揭示篆刻形式与风格的发生和变化。而这套《技法解析》丛书则是在前套书对历代印风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并拓展前套书的篆刻资料,突出了篆刻艺术创作的教学功能,选取经典的古代印章和代表性印人的总序1ZONGXU作品,通过一方方具体的印例,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对篆刻创作技法进行分类解析,并从中梳理出一定的技法规律。如果说《历代印风》重在资料的整理和对历代篆刻风格发展变化的把

7、握,那么《技法解析》丛书则立足于艺术创作实践,侧重于创作技法的揭示和研究。当我们确定这套书的选题后,接下来就是如何进行分册设置,而面临的是以前编撰《历代印风》时分卷的同样问题。由于篆刻发展史的特殊性,《历代印风》在分卷设置时采用了多种方法:对古代印风的分类,基本上是依印章史发展的时序进行的;对于清代以来的篆刻创作,则依其风格流派的划分设卷,也就是以代表性篆刻家设卷;但对于一些特殊艺术形式的古代印章或印迹(如封泥、印、肖形印等),则打破时序按材质和表现内容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式顺应了篆刻发展的特殊性及篆刻

8、艺术形式的特殊性,又能紧扣篆刻艺术的主题,所以这套《技法解析》丛书基本上依照印风的分卷设置进行。由于这套书要针对当代篆刻创作的实际,《历代印风》中一些与当代创作关系不太密切的分卷,如《元代印风》、《明代印风》等,就不再在《技法解析》丛书中专设分册;在《历代印风》中将汉魏印风、浙派印风等内容又设为多个分册,根据《技法解析》丛书的体例及实际要求,则每类技法解析对象只设一册即可,而一些与当代创作关系密切的清代中晚期及近代篆刻家,则重点保留。经过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