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横梁问题”导写

新材料作文“横梁问题”导写

ID:31280356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8

新材料作文“横梁问题”导写_第1页
新材料作文“横梁问题”导写_第2页
新材料作文“横梁问题”导写_第3页
新材料作文“横梁问题”导写_第4页
新材料作文“横梁问题”导写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材料作文“横梁问题”导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材料作文“横梁问题”导写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一年,英国牛津大学发现,有着350年历史的学校大礼堂的横梁已经风干朽化,必须得更换。这二十根横梁由巨大的橡木制成,可到哪里去找长得一般粗壮的橡树,来保持这所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大礼堂的原有风貌?学校园艺师向校方报告,当年的设计师已经预想到这种情况,所以早在学校内一块土地上安排种植了大片橡树林。在一代代园艺师的守护下,现在,每棵橡树的尺寸都超过了横梁所需。大礼堂的横梁问题,可以圆满解决了。  注意:①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

2、、套作。⑤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要写好“新材料作文题”,首先是要学会审题。如何审读“材料”呢?有三个基本的方法:一是对象分析法,二是关系分析法,三是因果分析法。所谓对象分析法,就是找出“材料”涉及的“对象”,即人、事、景、物等。所谓关系分析法,就是弄清楚各个“对象”的关系,即他们有什么样的“联系”,他们各处于什么样的角色。所谓因果分析法,就是先在整体把握材料后得出“一个结论”,然后把这个“结论”作为“果”,随后沿着这个“果”,探寻产生“果”的原因,最后把其中的“一个原因”或“6诸多原因”作为文章立意的视角或立足点。  这则材料包含了三个“对象”,即

3、设计师、园艺师、横梁问题。设计师和园艺师的“关系”是“决策”和“执行”的关系,他们共同面对的问题是牛津大学大礼堂的“横梁问题”,即如何延长“横梁”的寿命,以保持大礼堂的原有风貌。“材料”结尾告诉我们:大礼堂的横梁问题最终得到了圆满解决。据此,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的解决”当作“果”,追问“横梁问题”为什么能得到圆满解决,很显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设计师的高瞻远瞩的完美设计,二是园艺师的持之以恒的精心守护。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设计师的高明、先见、谋划、尽责……园艺师的本分、守护、平凡、持之以恒……以及两者的相互配合,等等。  [学生佳作一]  拆  佚名

4、  (1)当梁思城和林徽因据理力争北京古城墙不可拆却未果之时,便已注定了今日各地新建、夺抢甚至伪造历史文化遗产的局面。6  (2)就像项羽一把火烧了阿房宫一样,北京古城墙被推土机碾成一堆碎石。似乎那不会动、也无法反抗的古城墙被推到时,那囚禁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牢笼就会不攻自破一样。当初那些在拆毁古城墙的协议书上签下字的人,同时也将北京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给拆毁了。如今的北京,俨然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似乎可以与伦敦、巴黎比肩,但稍微追溯一下历史,似乎它们不及我们,然而事实是,伦敦还是那个工业革命时候的伦敦,巴黎还是那个拿破仑曾经留恋过的巴黎,而北京却早已不是

5、那个北平了。  (3)在巴黎随意走走,不时就能发现类似于伏尔泰当年居住过的古老屋子,又或者能听到哪家又组织了一场文学沙龙,大家随意坐在一起,谈笑风生。要想在北京找到谁曾经住过的院子,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找到,即使找到,细一看,完全不像,一问,答之曰:拆了。  (4)现在不是经常有新闻报道:×××故居在×××地方落成――这不是在打当初那些一个劲儿地拍着巴掌赞成“拆”的那些人的耳光吗?明明是一个拥有了上下五千年古老文明的文化大国,却窘迫到历史名人故居还要新建,还要伪造的境地?情何以堪!  (5)建国初期,落后,贫穷,百废待兴,国人急啊:我们太落后了!我们要重建

6、中华民族的脊梁骨,让中华民族在世界面前挺昂起来!结果是只顾着眼前要富起来,要强起来,却丝毫没有考虑到富强之后我们怎么办呢?我们花三年建筑一幢摩天大楼,花三十年建立一座现代化城市,却毁了我们曾花了三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积淀而来的历史文化底蕴。  (7)过度追求速度的我们,很少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当初一心要拆毁古城墙、古建筑,甚至不惜牺牲永远的环境,来换取当下的所谓发展,忽然有一天,算一下账,亏得血本无归,亏得无地自容。  (8)请在向别人看齐的时候,记得也要向未来看看,不要因为眼前的利益就忽略背后的陷阱,想想拆了之后,会不会有一天我们还要花更大的力气重头再来呢

7、?  [简评]  此文从“设计师”的“要有先见之明”的角度,谈当下拆“旧”建6“新”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文章围绕一个“拆”字展开行文,笔墨集中,论述给力。中外的横向比较,历史的纵向对比,以及对现实的深度反思等,使文章显得既有历史的文化厚度,又有现实的指向意义,引人深思。  [学生佳作二]  走在平凡的路上  张家港市沙洲中学樊静宇  (1)阅读完这则材料,和许多人一样,我对当年的设计师有着无比崇高的敬佩之情。可是,守护橡树林百年的园艺师则更让我想要赞颂。  (2)不错,面对横梁朽化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无可置疑,当年设计师考虑的周到是值得广为流传的。然而,倘若没

8、有一代代园艺师的守护,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