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特立德育思想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徐特立德育思想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ID:31280921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8

徐特立德育思想内容及其当代价值_第1页
徐特立德育思想内容及其当代价值_第2页
徐特立德育思想内容及其当代价值_第3页
徐特立德育思想内容及其当代价值_第4页
徐特立德育思想内容及其当代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徐特立德育思想内容及其当代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徐特立德育思想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近年来,在诸多德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大部分青少年学生表现出积极上进的政治精神风貌。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社会上频繁出现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腐朽的思想不断给青少年带来负面的影响。徐特立的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他有着一套科学、系统的德育思想体系,对当代青少年的德育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徐特立;德育;集体主义;国民公德  中图分类号:G5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67-02  徐特立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也曾经是毛泽东、田汉等人的老师,

2、1927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徐特立从18岁就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对我国的教育理论有着极大的贡献。1919年徐特立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并考察了德国和比利时的教育。1940年他创办了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通过实践首次提出了教育、科研、经济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他认为在教育方面的投资是有回报的,即教育具有生产性。1992年5月,北京理工大学为徐特立纪念馆题词:一代宗师千载楷模,当今圣人万世师表。徐特立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德育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  一、徐特立德育思想的内容7  徐特立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在其长达73年的教育生涯中,

3、德育一直是他教育理论中的重中之重。他不仅对中国的德育有所研究,也借鉴了西方一些国家的德育方法来完善自己的德育思想体系,因此他的德育思想是科学的教育体系。他的德育内容为我国普通学校的德育规定了明确的内涵,为今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奠定了基础。徐特立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以下做出详细说明。  (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  世界观也叫宇宙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这种观点是生活实践的结果,由于青少年生活经历较少,阅历不够丰富,他们的世界观普遍处于发育、形成的时期。正在形成的事物比较不稳定且容易受到影响,他们在面对各种世界观

4、时缺乏辨别的能力。徐特立在延安时期就世界观对人的思想道德的影响指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对世界的改造,对人的认识,对人的改造,这是教育的基本问题。认识也即宇宙观、人生观。”1949年他在发表的《普通学校的思想教育》一文中指出:“普通学校的思想教育,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即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贯彻到学校各科课程和实际生活中的各方面去,以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去处理他们学习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可见徐老先生对人们尤其是对青少年的科学世界观的建立极其重视,他提倡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来引导青少年。  (二)政

5、治与思想教育  徐特立认为,每个人有不同的宇宙观。如果宇宙观一旦形成,已成型的宇宙观就会转变为一种意识,这种意识便成为他一切行动的动力,从而形成这个人的人格。他教育青少年学生应该“树立革命的人生观”[1]。树立革命的、科学的人生观是徐老先生政治与思想教育的核心。7  1.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一个人世界观的集中体现便是理想,理想体现了人们所选择的方向和今后要走的道路。因此,徐特立教育青少年学生“要有伟大的人生目的,要有革命理想和信仰。”当腐朽的剥削制度还在我国存在时,青年的任务是推翻剥削制度,途径是革命。人民政权建立起来的时候,青年的任务

6、便由革命转为生产。如今,青少年也应担负起时代的使命,为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做出自己的贡献。  2.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其原则是一切言论和行动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为最高标准,它和个人主义是完全相对的。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问题时,徐特立教导青少年在面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时,应当先考虑集体利益,这是由于我们每个人都处在集体之中,只有集体利益得到了保障,个人利益才能够发挥,两者并不独立存在而是息息相关的。  3.“五爱”国民公德教育  公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简单的行为准则,是生

7、活于社会中的人们为了我们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它是现代社会公民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因此公德教育也是当代学校德育的重要部分。1949年我国政治协商会议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为我国国民公德的准则。“五爱”7国民公德的五项内容其实也是徐老先生德育思想的具体化。1982年,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修改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4条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这里把《共同纲领》中规定的“爱

8、护公共财物”改为“爱社会主义”,这是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其实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徐特立就提出了要对青少年进行“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的教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话语。共产党为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