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员鬼神信仰及其司法实践

清代官员鬼神信仰及其司法实践

ID:31283185

大小:79.9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1-08

清代官员鬼神信仰及其司法实践_第1页
清代官员鬼神信仰及其司法实践_第2页
清代官员鬼神信仰及其司法实践_第3页
清代官员鬼神信仰及其司法实践_第4页
清代官员鬼神信仰及其司法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代官员鬼神信仰及其司法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清代官员鬼神信仰及其司法实践摘要:清代官员在一些司法实践中,有时会采用到"动用鬼神”的方法。通过比较两名清代著名官员蓝鼎元和汪辉祖的动用鬼神的司法实践及他们关于鬼神的思想观念,可以发现,这种“动用鬼神”的司法实践虽然表面相似,但其背后的理念可能并不一致:蓝鼎元纯粹是在“利用鬼神”,而汪辉祖则相信鬼神介入司法的力量,希望得到鬼神的帮助。实际上,清代官员的司法实践,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其鬼神信仰的影响。关键词:鬼神信仰;司法实践;蓝鼎元;汪辉祖中图分类号:DF09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2.06.01一、问题的提出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9

2、1年),汪辉祖任湖南宁远县知县时,曾处理过一件案子,此案因在瞿同祖先生的名著《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中被提及和分析[1],而为众多学人所熟悉。此即所谓“刘开扬案”:刘开扬者,南乡土豪也,与同里成大鹏山址毗连。成之同族私售其山于刘氏,大鹏讼于县,且令子弟先伐木以耗其息。开扬虑讼负。会族弟刘开禄病乘死,属刘长洪等负之上山,激成族斗争,则委使殴毙为制胜之计。比至山而伐木者去,长洪等委开禄于地,开扬使其子闰喜撃开禄额颅,立毙,而以成族殴死具控。余当诘开扬,辞色可疑,緊焉。巳而大鹏词恕辨未殴而巳,终不知殴者主名。因并素大鹏同至城隍庙。余先拈香叩祷,祷毕,命大鹏、开扬并叩首阶下。大鹏神气自若,而开扬

3、四体战栗,色甚惧。余更疑凶手之不在成氏矣。然不敢有成见也。相验回时己丙夜,复祷神,鞫两造于内衙,讯未得实。忽大堂声嘈嘈起,询之,有醉者闯入,为门役所阻,故大哗。命之入,则闰喜也。开扬大愕,跪而前曰:“此子素不孝,请立予杖毙。”余令引开扬去,研鞫闰喜,遂将听从父命撃开禄至死颠未,一一吐实。质之开扬,信然。长洪等皆俯首画供,烛犹未跋也。次日覆鞫闰喜投县之故,则乘泣对曰:“昨欲窜匿广西,正饮酒与妻诀,有款扉者呼曰:'速避去,县役至矣。,启扉出,一硕而黑者导以前,迨至县门,若向后推拥者,是以哗。夫闰喜下手,正凶也,牍无名而其父开扬方为尸亲,脱俟长洪等供吐拘提,已越境扬去,安能即成信就?款扉之呼

4、,其为鬼摄无疑也。杀人者死,国法固然,懵昧如余得不悬案滋疑,则神之所庇不信赫赫乎[2]?在大约60年前,即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另一位清代的著名官员蓝鼎元,也处理过一起杀人案。蓝鼎元将审理此案的经过及其中的一些细节,记成一文,载在他的《鹿洲公案》里,并将此文题为“幽魂对质”:刑法……余摄篆视事,庭鞫再三,莫肯居凶手者。用尽,总以“不知”二字抵塞,无一人一言之稍有罅漏者。余于是亦无可如何也。居数日,阴晦,凄风惨淡,漏下人寂,余张灯坐琴堂,呼两造齐集。谓之曰:“杀人偿命,山今不易,汝等清夜自思,设汝被人杀死,而人不偿汝命,汝为冤魂能甘心乎?汝等所希冀檄幸,不旨招承者,以无人指质耳。我

5、已牒城隍尊神,约了今夜二更提出杨仙友鬼魂与汝质对,汝等虽有百喙,亦难以掩饰矣。命隶役分摄诸人,随诣城隍庙,鸣钟鼓焚香再拜,起坐堂皇。先呼杨仙友鬼魂上堂听审,凭空略问数语,谓阶下诸人曰:“杨仙友在此欲与汝等对质,汝等举头观之,此以手摔心血染红友者,是已。”众人或昂首而观,或以目窃睨,惟罗明珠、江子千、江立清三人低头不视,若为弗闻也者。余即呼罗明珠至,正言曰:"仙友在此欲汝还其一命,汝尚何推诿哉?”明珠骇颤良久不能答。余曰:“汝平日利口狡赖,今仙友冤魂在兹,汝则不敢置喙,其为汝杀死无疑。若不实言,当刑讯。”明珠服……[3]o比较可见,汪辉祖和蓝鼎元所处理的这两个案子,存在一个明显的相同的“

6、主线”,即,当案件证据不足,涉案人又不肯招认之时,两位官员均想到了鬼神。而在鬼神的面前,真正的犯罪者因心中有鬼,有“四体战栗,色甚惧”、“低头不视,若为弗闻”等不自然之状,从而让两位官员得以窥见真相。由此看来,这两个案子,从本质上来看似乎并无不同。但是,设若我们检视一下学人对这两个案子的评论,则会发现,问题也许并非如此简单。对于蓝鼎元的“幽魂对质”案,学人基本上均认为蓝鼎元是在”利用鬼神”来威吓涉案人。由此,我们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这两个“表面一致”的案子,到底是确实有所不同,还是其本质上实际上是一致的,只是论者对它们的观点存在个人差异?而这个问题的背后,则存在一个“官员的鬼神信仰及其司

7、法实践”的问题:当时的官员是确实信仰鬼神,其自身的司法实践因此而受到影响,还是仅仅在司法实践里把鬼神作为一个工具?一些学者曾从不同的角度,而切入、涉及到该问题,但他们的观点并不一致。有论者倾向于“古代官员是确实信仰鬼神,其自身的司法实践因此而受到影响”的观点。有论者则倾向于”古代官员仅仅在司法实践里把鬼神作为一个工具”的观点。有学者则试图对上述两种观点进行调和,认为司法官员对鬼神并非笃信,也并非完全不信,其心态是一种顾忌心理,这种心理则会对古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