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的审美教学

浅谈高中语文的审美教学

ID:31284814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浅谈高中语文的审美教学_第1页
浅谈高中语文的审美教学_第2页
浅谈高中语文的审美教学_第3页
浅谈高中语文的审美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语文的审美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高中语文的审美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062-02  有人这样说过:“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审美修养的人不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而可能是精神世界贫乏、空虚、片面、畸形的人。”的确,美育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们优美的感情世界、生活情感和健康的审美观念。语文教育是人文内涵最为集中,最为丰富的学科,它所蕴含的内容本身就是审美的对象。而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语文的人文性,偏重其工具性的一面,使得学生对语文无兴趣,不重视,更无从

2、谈起发挥语文美育的作用。语文教学应以开放性、多元化、互动性为一体,在以提高学生兴趣为前提下,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基本特点。文学、音乐、绘画、建筑、影视等都同属于艺术。语文不仅是语言和文字,也是语言和文学。还原语文作为文学的本真,通过多种艺术的熏陶,感受语文中蕴藏的美的力量,进入语文教学的自由王国。  一、用音乐唤起美的共鸣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说:“音乐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人的心灵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合适,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他也就因此而美化。”“作为滋养,因此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

3、”孔子也曾说:“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以修身也。”4音乐是最能唤起心灵情愫的情感诱发物,所有美好的情感将在圣洁与纯净中得以复苏。诗与音乐是最完美的结合体。诗孕育出音乐,音乐滋养着诗。本册所选古代诗词和现代诗歌鉴赏篇目都可谓是诗词中的佳作精品,令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我们在“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品味平野星月的辽远空阔;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顿悟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超然豁达;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中明白人间的至诚至爱;在“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中感受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飘逸。充

4、满性灵的文字中透着生命的悲欢。如何让学生感知其中的景致美、意境美、人情美,光靠朗诵难尽其妙。若能在或激昂,或轻柔,或悲婉,或清新的旋律中,让音乐与文字互释互解,融为一体,不用过多的言辞,人间真善美将了然于胸。如学习《琵琶行》堪称经典的对音乐的描写时,为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珠圆玉润之音,“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惊心动魄之状,我请学生欣赏了一段琵琶演奏曲《十面埋伏》:清泉细流,雷霆万钧,余音袅袅,不绝如缕。音乐让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白居易驾驭文字的高妙绝伦。  二、用绘画引发美的联

5、想  苏轼曾评说“品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品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诗与画的妙境在王维的诗画中合二为一,令人回味无穷。从古至今,文人雅士,骚人墨客无一不喜融诗于画,品画题诗。绘画艺术在语文教学中也能曲尽其妙。无论是诗还是散文,文学所蕴含的不仅是情致,也是令人浮想联翩的画境。把文字用线条和色彩来描述,并加诸丰富的联想与想象,缩短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语言将由此而“活”,由此而获得生命。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图”4历来为人称道。教学时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其中之景是如何的美,但有同学仍无法真正感受。于是我放上一段恩雅的

6、《牧羊人之月》,让学生闭上眼,在老师的朗诵中想象自己置身其中,再请一位画画不错的学生据文字加以想象后在黑板上当即来一幅《荷塘月色图》的素描。霎时,课堂上充满着艺术的氛围:月光如梦,音乐如水,文字如风,一种优雅中弥漫的淡淡忧伤顿时涌上心头。在学生的眼睛里,我感受到他们所感受到的一切――那便是干净。  三、用话剧激发美的再现  最令学生头痛的是上文言文:读之拗口,释之易误;文言文是教师最不易把握的教学内容:要么详讲,怕陷入文字解析的怪圈;要么放手让学生自悟,结果却是不知所云。若用一种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教授文言文

7、,效果许会出人意料。所以从本单元的第一篇文言文开始,我便改变从前的教学方法,请学生用话剧形式展示《郑伯克段于鄢》的内容及人物的个性。没想到此形式大受欢迎,学生们积极要求自编自导自演。只用了三天时间,没有让老师帮任何忙,他们一连排了两出不同“版本”的小话剧:现代版和古代版。从他们的演出可以看出,学生们完全可以看懂文言文,甚至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准确地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从而完成本文的教学目标。有了此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后,学生在学习古文时表现出从未有过的主动性。学生们对于项羽和刘邦较为熟悉,所以在学习《鸿门宴》时

8、又主动要求编演。对于他们的热情,我给予了鼓励和支持。这次表演他们有种驾轻就熟的自信,我仍是放手要他们自己做。到表演的那天,学生们准备了很多道具:武器、胡子等。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一个细节:当项庄告诉项羽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4表演项羽者手中正拿的筷子骤然落地。这一细节表现了学生对于人物个性的深挖细掘,若非研究深透不会表现如此。当然,老师的意见和指导是必要的。而此时的指导比硬性让他们把握要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