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ID:31287362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_第1页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_第2页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_第3页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摘要】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其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更要进行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两者不可偏废。本文侧重于对在语文阅读教育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思想教育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主要体现在语文素养是学习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人文性主要体现在文以载道,文本表现出来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情操等。所以语文教育中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不可偏废。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呢

2、?  1利用直观,感知形象,点燃情感之火  思想品德教育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中插图、挂图等直观手段,调动儿童的感官,使儿童形成鲜明、深刻的印象,并结合有关内容,为学生创设情景,感染触动学生的情感,树立形象使共受到浓烈的陶冶,点燃情感之火,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4  例如我在教学《诚实的孩子》一文时,着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并结合课文中有关的内容,让学生感知列宁是一个有错就改,勇于承认错误的好孩子。从而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接受批评,敢于承认错误的良好品质。再如教(詹天佑)一文时,我通过直观演示画图,让学生认识詹天佑的两端凿井法、中部凿

3、井法和“人”字形线路,使他们能具体了解詹天佑这样的中华英杰的智慧,从其形象得到感染。再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抓住揭示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自己无法修筑铁路这一本质,从而点燃他们憎恨帝国主义之火,引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2引导想象,感受形象。诱发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感受课文所塑造的形象,诱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习动机,并从教学中渗透教材的思想性是通过对教材刻画形象的具体手法的分析与探讨来实现的。阅读课文中有不少深刻的句子,这些句子大多是揭示文章中心思想或刻画人物精神风貌起关键作用的句子,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这些句子蕴含的深刻意义,不仅能使

4、学生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思想一致,从而受到强烈思想教育。特别是那些思想容量较大,蕴含不尽之意与言外的“双关句”,更应很好地引导学生领悟。  3启发思维,体会形象,激发情感  形象可通过语言,行动来体现,但精髓之处在于语言、行动内含的本质,然而这些精髓隐含于语言文字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课文塑造的形象一步一步地揭示,正有如朱熹所说“从皮壳到骨髓。”才能达到激发学生情感,实现思想教育的目的。而在揭示形象本质过程中,必须积极启发学生思维,拨动学生心弦,强化自身的感情体验,引起共鸣,从而受到熏陶感染,受到教育。4  如教《粜米》一文时,通过与学生

5、讨论,觉得学习这篇文章的关键问题是“为什么丰收年农民命运依然很悲惨?”于是必须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积极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悟出地主阶级、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是穷苦人民遭受悲惨命运的根源。  4设身处地,再现形象。升华情感  学生理解课文有一定的时空差距,他们只能身处局外,不能理解其中之精华。因此教书育人要悉心、精心,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身处其境,再现文中形象,由情悟理,积极启发思维,使情感达到升华,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如教《詹天佑》一文时,我在学生了解当时社会环境,点燃憎恨帝国主义之火后,提出让学生设身处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当时修筑铁路的工程师,你将会怎样做?

6、这时学生借助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出文中的形象。学生发言后,教师对学生发表的各种不同意见给予肯定和评价,并通过假、恶、丑无情的揭露和对真、美、善热情的歌颂,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使之受到陶冶、懂得生活及做人的道理。  5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唤起学生的直觉思维,激发起情感的共鸣,得到教育4  课文中色彩鲜明的事物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最能唤起学生的直觉思维,在头脑中形成深刻、持久的第一印象,使之成为学生道德评价的标准或模仿的依据。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可用投影出示邱少云烈火烧身的情景,简单讲述邱少云的伟大壮举,并让学生认真观察邱少云的表情、动作等,把学生引入情境,头脑中变幻着当时

7、的情境,最后让学生齐立向像中的邱少云行队礼致敬,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内心再次受到触动,受到感染,激发他们学习邱少云严守纪律的高尚品质。  6搞好课题研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思想品德课从一年级起,就强调教学要“以正面教育为主,以养成教育为主,以行为培养为主”,教材在思想教育、常规教育、行为养成方面都各有要求,明确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和角色,切实转变教师主导课堂的局面,改变了让学生“钻圈子”的教育观念和模式。思想品德课在认知和行为上,其作用强过一切活动和任何科目,因此,学校一定要搞好课题研究,探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