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建构

浅析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建构

ID:31287716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8

浅析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建构_第1页
浅析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建构_第2页
浅析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建构_第3页
浅析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建构_第4页
浅析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建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建构  摘要:2010年7月29日正式公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有记载:"强调重视生命教育、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显然,进行生命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这也是我们国家在国家教育改革文件中第一次载入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高等教育中需要构建和谐、开放、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教育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体系  近些年来,大学生自残、自杀、杀人、伤人等戕害和漠视生命的事件,如:2013年4月16日发生在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投毒事件。大学校园里存在着很多令人扼腕叹息的事实

2、,如有生命承受不住激烈的竞争和失败的挫折而过早地颓废;有些生命自我封闭企图躲开生命的挑战,就像根本不曾真正的活过;有些生命甚至在生活的矛盾与纠结中无力自拔而主动选择了自我结束;还有些无辜的生命在丧失人性的生命冲突中遭到了戕害。所以说,有什么样的生命系统,就要辅之以什么样的生命教育。和谐、开放、均衡、发展的生命系统同样需要和谐、开放、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教育体系。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推进尽管有了很大进步,但尚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更多的理论上的研究和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综合性的生命教育活动并没有得到全方位的开展,没有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大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的科学的生命教育体系。6  一、大学生和谐生

3、命教育体系的构建  关于生命教育的目标的界定可谓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生的价值、目标和意义,进而珍惜生命和人生,并能够尊重自己、他人、环境及自然,促进自我能力的充分发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还有的学者认为生命教育的目标是揭示教育真谛、推进素质教育。如燕国材教授提出,教育的真谛就是"一提四发",一提就是提升人的地位,四发就是发现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力量。受此启发,笔者认为构建在构建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中,可以试着先从设定教学目标入手。  第一、针对人自身的教学目标  根据雅斯贝尔斯的整体性思维,生命是一个具有完整性与统一性的关系体,若离开其中

4、任何一个构成要素,其生命都是不完整的。因此,大学生生命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引导大学教育对"人"的内在根据进行存在主义探寻,逐渐走向和接近生命的本真。大学生生命教育显然要从认知生命的本体性存在为起点,给本体生命以全面关照,但要突破"特殊认知活动论"的传统框架,由"认知体"转变到"完整的生命体"。在关注生命的教育中,学生被看做一个个完整的意义的生命,他们不是知识的附庸,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单纯的学习者经验的积累,而是以丰富和发展人的生命为起点,努力增强学习过程的生命内涵,强调该学习过程的整体性和过程,强调对教育中个体生命的关注,促进学生生命自由,完善地发展,促进个体生命的充实和升华。  第二,针

5、对人与他人及社会关系的教学目标6  生命与生命相互连结构成了或大或小的关系网络,这些网络的动态组合,构成了家庭、社会组织、国家等赖以生存的社会支持力量。生命只有向这个网络开放、与这个网络沟通,才能获得其他生命的支持,并不断发展和提升。也正是这个网络的存在给所有居于其中的生命以安全感、归属感和依存感。这个网络链接的不只是生命对生命的需要,更是生命对生命的责任,它要求人们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学会与之和谐共处。因此,生命教育要把群己关系和社会公德心、责任感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交到学生重视人与人之间伦理亲情,关怀弱势群体,学会关爱、宽容,学会共同生活。  第三,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教学目标。  生态思维

6、在强调整体性原则的同时追求具体,成人万事万物的具体多样性和自我生成性,尊重各种不同生态系统和生态因子的自我生长规律和生命秩序的存在。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唐纳德.奥斯塔所说:"在即将到来的时代里,生物性和活生生的动物要受到尊重。而且作为一种必然的结果,人类的自然观念也将重新回到丰富多样性、复杂神秘性,及其内在意义与价值的认识上去。"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后经儒、道两家的发扬,成为实现自身与道德、万物融合的途径,而道家则追求顺其自然,达至"天地人我"的浑然一体,足见古人对自然的关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代大学生很少能把生命的概念扩展到更广阔的自然世界并推及其他物种,因此,大学生命教育

7、要渗透生态伦理教育、环保教育等要求,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的的多样性,了解大自然的节奏和规律,并形成亲近自然、关怀生命和维持自然生态环境平衡的意识。6  二、多途径建设各种平台促进生命教育体系构建  1、家庭生命教育平台  生命教育是整个生命教育的基础环节,且伴随人的生命始终,因此大学生生命教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我国的社会学家孙本文指出:"家庭是由亲属结合的团体,其成立应当有三个条件:亲属的结合、两代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