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ID:31289100

大小:56.4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分析_第1页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分析_第2页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分析_第3页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互联网金融具体介绍(一)互联网金融的特征1、成本低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无传统中介、无交易成本、无垄断利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避免开设营业网点的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另一方而,消费者可以在开放透明的平台上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削弱了信息不对称程度,更省时省力。2、效率高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由讣算机处理,操作流程完全标准化,客户不需要排队等候,业务处理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更好。如阿里小贷依托电商积累的信用数据库,经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引入风险分析和资信调查模型,商户从申请贷款到发放只需要几秒钟,日均可以完成贷款

2、1万笔,成为真正的“信贷工厂”。3、覆盖广屮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屮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示,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能够突破吋间和地域的约束,在互联网上寻找需要的金融资源,金融服务更直接,客户基础更广泛。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客户以小微企业为主,覆盖了部分传统金融业的金融服务盲区,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4、发展快依托于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增长。如余额宝上线18天,累计用户数达到250多万,累计转入资金达到66亿元。5、管理弱一是风控弱。互联网金融还没有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也不存在信用信息共亨机制,不具备类似银行的风控

3、、合规和清收机制,容易发生各类风险问题,已有众贷网、网赢天下等P2P网贷平台宣布破产或停止服务。二是监管弱。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监管和法律约束,缺乏准入门槛和行业规范,整个行业面临诸多政策和法律风险。6、风险大一是信用风险大。现阶段屮国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还有待配套,互联网金融违约成本较低,容易诱发恶意骗贷、卷款跑路等风险问题。特别是P2P网贷平台由于准入门槛低和缺乏监管,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成为不法分子从事非法集资和诈骗等犯罪活动的温床。二是网络安全风险大。中国互联网安全问题突出,网络金融犯罪问题不容忽视。一旦遭遇黑客攻击,互联网金融的正常运作会

4、受到影响,危及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二)互联网金融的功能1、平台功能通过互联网金融企业搭建的网络金融平台,客户可自行选择适合的金融产品,只需动动手指,即能开展支付、贷款、投资等金融活动,方便快捷,免去客户跑腿、等待之苦。2、资源配置(即融资)功能互联网金融本质上是一种直接融资方式。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我们能够方便地查阅交易对手的交易记录;找到合适的风险管理工具与风险分散工具;通过信息技术深入分析数据,全面、深入掌握对手信息,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兴起,“自金融”的概念应运而生。3、支付功能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家和客户之间的支付由第三方来完成,方便、快捷,成本更低。第三

5、方支付或将削弱商业银行、传统支付平台的地位。4、信息搜集和处理传统金融模式下,信息资源分散庞杂,数据难以有效处理应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人们利用“云计算”原理,可以将不对称、金字塔型的信息扁平化,实现数据的标准化、结构化,提高数据使用效率。(三)对传统金融的影响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大数据的战略意义在于摆脱担保和抵押方式,将数据作为提供融资渠道的关键依据。阿里金融利用多年来电子商务交易数据建立起来的涵盖30多万家企业的信用数据库,引入网络数据模型和在线视频资信调查模式,通过交叉检验技术辅以第三方验证,确认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再将客户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行为数据映射为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对比传统金融

6、服务模式,以开放云平台为标志的电子金融服务模式己经成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拓展市场和创新经营模式的有效手段,代表着未来金融服务和交易的发展方向。移动支付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随着移动支付规模的不断扩人,互联网金融将会更加活跃和壮大。互联网企业找准了小额贷款的切入点,并很好把握了H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日趋成熟为金融网络化提供的坏境基础。在我国当前鼓励发展小额贷款的政策背景下,小额贷款成为互联网企业向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渠道的着手点,摸索出“数据+平台+小贷”的全新模式。此外,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模式的替代效应为金融网络化提供了平台。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

7、景预测报告》表示,我国电子商务在发展模式、技术支撑和信用体系等方面经过十儿年的发展己经走向成熟,随着金融产品化和标准化趋势越來越强,金融产品和服务电子商务化变成了对能。但是,在li前金融政策体系下,我国互联网企业向金融领域渗透将是一个小步快跑的进程,短时间不可能对银行等传统金融业产生较大冲击。首先,我国广大互联网网民对除银行以外的证券、保险等新金融市场认知度还不高;第二,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将导致政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