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

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

ID:31289119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_第1页
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_第2页
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_第3页
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  摘要:新课标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做了明确的规定,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为此教师要关注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和价值。  关键词:课外阅读;功利性;灵活性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都很强的学科,汉语言具有五千年的历史,从结绳计数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文字的创造。随着文字的诞生,文学作品也随之出现。人们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通过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将自己的思维和思考都隐含在文字中。每一篇文章都饱含着作者的思考,都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

2、在文字的滋养中实现思想境界的提升、审美品位的提高、文学积淀的积累等。所以,重视学生的阅读量、阅读心得体会,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对现状的分析  从目前来看,中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学生读书的面窄、时间短、读书量少、读书不得法。首先,大多数学生喜欢看卡通、漫画、言情、武侠小说,超过了其他类型的人数。其次是文学名著,而阅读科技类书籍及报纸杂志的学生相对减少。中学生每天阅读的时间少得可怜,而对于一些知名作家也只是略知一二,对于外国作家更是了解甚微。  二、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4  要多读,达到量的

3、保证,方能带来质的飞跃。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原始的动力,电子游戏是学生最有兴趣做的一项活动,不用人告诉、不用人教导,他们自己就可以无师自通,或者是只听伙伴介绍后就可以自己完成下载、安装、游戏的整个流程,而且还不断地升级。这是为什么?兴趣使然。学生对此有兴趣,他们认真研究和探讨游戏的玩法,主动学习比被迫学习的效果要好很多倍。初三学生一年尚能阅读200万字,其他年级也可读一两万。三年下来,一个初中生积累是非常可观的。  三、淡化阅读目标的功利性  在日常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是把课外阅读目标定位在“提高思想认识,提高作文水平”上,把课外阅读“神圣化”“庄

4、严化”,唯恐学生在娱乐性读书中影响思想进步,影响学习成绩。于是把课外阅读处理得像课堂教学一样,要求明确,目标一致,学生完全按照老师的意图,在规定的模式里读书,用一种要求、一种方法去到达同一个目的。或摘抄警句,或制作读书卡片,或撰写读书心得,等等。这都成了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个人的学习兴趣被扼杀,这是对学生个性的摧残。  有计划地做事,可以提高成功率;有4计划地读书,也可以提高读书效率。教师为学生制订一个读书计划,或者让学生自己制订一个读书目标。在一个星期、一个月、一个学期的时间内,读几本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写什么样的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

5、读书的好习惯,边读边记,边读边感悟和思考,及时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记录下来。因此,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制订读书计划,还要让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就是记笔记的重要性。学生养成批注式阅读的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四、变通阅读方法的灵活性  学生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读书,这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常出现的现象。有的教师指导学生读书,像组织阅读教学那样,限定用学生统一的方法,编印统一的读书表格,设定统一的要求。规定阅读时必须填写表格,其中有两个栏目:摘抄名言佳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些方法本来无可厚非,但须是读者心之所至,自然

6、而为。教师这样限定,学生以此为法,每天为完成这一任务而读书,名言佳句信手拈来,并无绝佳之处,心得笔记大都敷衍成篇,没有真情实感,读书方法成了完成作业的工具。其实,读书并无定法,采用任何方法,皆由个人阅读习惯而定,教师只作一般的方法介绍即可。圈点勾画、寻章摘句、制作卡片、撰写心得、精读浏览、熟读成诵读都是读书之法,各有妙用,当用则用,大可不必统一规定,更不能要求非此不可。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习惯于挖掘深刻含义,追根到底,如将此法移植到课外阅读上,学生就必然被引导到阅读的死胡同去。读书靠的是熏陶感悟、潜移默化。因此,我们对学生要少一点“方法论”,

7、多教学生一些“渗透术”。要从大处着眼,致力于整体领会,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去读书,在内容情理、语言艺术上多去领悟。通过阅读,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使每个学生变得更纯洁、更善良、更高尚,从而日趋达到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借用著名语言学家陆谷孙的话来说,就是“留住我们的精神底线探索”。  参考文献:4  徐衍红.浅谈初中生的课外阅读[J].阅读与鉴赏,201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