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ID:31291320

大小:55.7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估计、测量、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2、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活动,使学生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数学学习的兴趣。4、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

2、实践的观念。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会进行毫米和厘米间的换算。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教学过程:一、引入(一)、引出米和厘米K小组课前汇报交流预习情况1、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2、用“指、数、比、找”的方法介绍厘米3、对毫米的认识是:4、还想知道关于毫米的知识:请小组汇报,教师反馈2.引出毫米(1)找1厘米长的线段师:我们已经知道1厘米的线段有多少长了,你能不用尺子就马上找出那条“1厘米”长的线段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提示小朋友可以用“比”的方法判断)生:我用比一比

3、的方法,我的食指大约是1厘米,所以找到第二条线段是r厘米”。(2)用尺子验证师:你们找到的都是第二条是吗?那到底是不是1厘米呢?现在请你们拿出直尺,随意找个1厘米验证下。(3)反馈检查结果师:是1厘米吗?那其他两条呢?比1厘米长还是短呢?师:像这样,比1厘米多一点或少一点的时候,我们不能用厘米作单位准确描述,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毫米。(板书:毫米的认识)二、认识毫米1.了解学情师:通过预习大家都知道1厘米二10毫米,那你能不能利用这个关系,不用尺了,在刚才你描出的1厘米的线段上再

4、标出1毫米的长度?(学生画,教师巡视,找到对的方法并投影展示)师:为什么你要分成10段呢?牛.2:因为1厘米有10毫米,10毫米分成10段,每段就是1毫米。2•认识1毫米师:1厘米里面真的有10小格吗?接下来我们借助尺了来认识1毫米。操作要求: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1•任意找到1厘米,数一数有几小格?1.在尺子上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2.在尺了上找到6毫米和12毫米,说说你是怎么找的?小组汇报(请四位学生)教师反馈汇报情况,对于第三个问题询问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学生尽量能找到那些方法)师:大家想到了很多方法,会在尺子上

5、找几毫米。那你会看吗?完成书P22做一做第1题。师:刚才我们通过数、指尺子上的1毫米,已经对1毫米有了初步的认识,闭上眼睛,想想1毫米有多长?说说你对1毫米的感受。生:我觉得1毫米很短生:1毫米很薄生:1毫米很细师:是啊,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厚度是1毫米的物品,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学生汇报1毫米的物品。2.找生活中的1毫米师:老师给大家提供了很多物晶,先请你估计一下,哪些物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师:确定好了这儿件物品,我们进行小组合作,4个人分工合作,每人量一种,把这五种物品的厚度用尺子量一量到底是不是1毫米,不足1毫米

6、的物品需要几样叠起来大约是1毫米?超过1毫米的你量一量到底是几毫米。学生汇报:生:我量出来一分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生2:我量出来一元硬币的厚度是2毫米生3:校讯通的厚度是1毫米生4:扑克牌的厚度比1毫米小,4张扑克牌的厚度是大约1毫米生5:白纸的厚度比1毫米小,10张A4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生汇报时,师板书:1毫米:1枚1分硬币厚度2毫米:1枚一元硬币厚度)1个校徽厚度4张扑克牌厚度10张A4纸厚度ffi:我们用手指来比划一下1毫米到底有多厚,随意拿是1毫米的物品,再抽掉,手指不动,比划出1毫米,怎么样?(很薄,很短

7、)手放下,再比划一下1毫米。师:刚才我们通过比和找进一步感受了1毫米,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的眼力怎么样。四、巩固练习1・估一估(1)3枚一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毫米(2)()张A4纸的厚度大约是5毫米。2•书P22做一做第2题3•画一条长5厘米8毫米的线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