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

基于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

ID:31291521

大小:11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08

基于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_第1页
基于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_第2页
基于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_第3页
基于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_第4页
基于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  【摘要】准确把握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推进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本文以产业发展为研究视角,首先分析了农业剩余对城市化的推力作用和非农产业发展对城市化的拉力作用,认为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并指出充分就业和土地集约利用是提升城市化质量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城市化影响经济发展的经济逻辑,并指出在城市化进程中应当坚持的几个基本导向。  【关键词】城市化;动力机制;产业发展  城市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市化步伐大大加快,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

2、2011年的51.3%,城市化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从当前情况看,我国诸多现存问题和矛盾的解决,都将得益于城市化的稳步推进。而准确把握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城市化过程所需的动力的产生机制,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机制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构成的综合系统。从本质意义上考察,持续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化进程得以稳定、健康延续的动力机制。本文旨在以产业发展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系统分析,从而理清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内在根本动力和演进流程。  一、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根本动

3、力12  城市化本身,就是农村和城市之间相互影响并最终促使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城市化进程中,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产业的空间集聚和高度发展,具体来讲,农业发展和农业剩余形成城市化的重要推力,而非农产业发展则形成城市化的重要拉力。  (一)农业发展和农业剩余是城市化的基础推动力  农业剩余是指农业自身生成的生产要素和产出在满足了农业自身需要之外的剩余部分,不仅包括农业的产出剩余而且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剩余。农业剩余是农业发展进步所引起的资源和产品溢出,是农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推进

4、的核心动力,具体表现在农业剩余对城市化的贡献。  一是食物贡献:城镇居民所需的食物和基本生活资料无一不来源于农业的剩余产品,随着经济的发展,虽然农业的就业份额和产值份额在下降,但人们所需要的食物仍然要来自于农业,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将不断提高。  二是市场贡献:农村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随着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对生产投入品和生活消费品的需求将不断提高,从而使工业品的销售市场不断扩大,使城市化动力不断加强。12  三是要素贡献:城市化的推进需要农业为其提供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农业资源向外转移是非农部门获取资源的基本途

5、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期阶段,政府的强制干预和政策制度设计是促成农业资源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经济对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由此提供的要素的高价格,也诱导着市场条件下的农业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向非农部门的转移,这些生产要素是城市化稳步推进的基本条件。  根据上述分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和农业剩余的积累,工业化和城市化就会失去强大的基础动力。因此,城市化的稳步推进必须以农业经济转型升级为基础,以农业的现代化为基础。  (二)非农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内在拉动力  非农产业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统称,是城市经济的产业形

6、态表现。在城市化进程中,非农产业对城市化所产业的影响主要以拉力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在形式上不同于农业产业对城市化的推力作用。  一是工业化的拉动。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密切关系。工业化强调的是要素的聚集,而资金、人力、资源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有限空间上的高度组合必然推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并且这一过程是以农业剩余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地区的流动与聚集作为前提的。我国“一五”时期和改革开放以后的快速城市化过程,强有力地说明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而对于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广大中西部地区来说,工业对于城市化的主导地位尤为突出。同时,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改革

7、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向小城镇的集中、工业小区和市场的建设,这些过程都大大调整了区域产业结构,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强了区域经济实力,从而促进了城市功能的改变、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总之,工业化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强大的拉动作用。12  二是第三产业的拉动。在现代条件下,随着整个社会生产流通容量的加大,市场交换频率的加快,必然促使企业对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提出新的要求。同时,城市居民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消费性服务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又赋予城市新的活力,使城市化进入更高层次。近年来,在中国特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中,随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