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效率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效率

ID:31291990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效率_第1页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效率_第2页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效率_第3页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效率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效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效率  [摘要]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效率,需从实际学情出发,积极更新理念,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具体实现途径有:结合生活问题,牵引学生认知;难点分层讲解,重点精心剖析;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结合热点问题,提高学生实践探索能力。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认知规律;重点细讲;知识迁移  [作者简介]金晓星(1982-),女,江西广丰人,广丰县教育局教研室,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要想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效率,就得从实际学情出发,积极更新理念,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

2、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掌握高效的探析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鉴于此,笔者对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效率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一、结合生活问题,牵引学生认知  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而联系生活又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来认知和消化知识。因此,一线教师就要立足实际学情,认真研究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然后结合该年龄段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实际,再参照他们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将生活融于课堂中,这样才能使抽象的知识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才乐意接受,高效学习。4  譬如,在学习《学会拒

3、绝》时,笔者针对当前学生沉湎网络、不思进取的态度,组织学生搜集整理“沉迷网游害人害己”的故事和案例,让学生感同身受,增加对健康上网,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认识。这样设置教学立足于学生身边的生活现实,让学生从自己的感受说起,从自己的行为做起,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难点分层讲解,重点精心剖析  在教学过程中难免遇到难点问题,所以我们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将难点知识抽茧剥丝,化整为零,以备课堂上精解细讲,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教材,深入发掘隐性知识点,层层透析难点、疑点和易错点,从而做到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譬如,笔者在教学《造福人民的

4、经济制度》时,有些学生提出改革开放后,工人自己找工作,农民种自家的地,都是在自谋生路,这不是与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相左吗?这样的问题比较典型,如果不及时疏导就会出现根本性错误,于是笔者根据教材给出的定义来引导: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同学们提到的非公有制经济模式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改革开放后国家也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通过如此层层分析、因势利导,学生才会豁然开朗。  三、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没有思考就没有知识

5、迁移,就不能生成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对文本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系统的总结,这样才能融会贯通,迁移知识,生成技能。4  比如,在引导学习《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时,笔者先启发学生归纳日常生活行为和言论,哪些是负责任的,哪些不是,然后讨论:我们该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这样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用所学的知识剖析案例,总结出典型的负责任行为,并归纳如何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四、结合热点问题,提高学生实践探索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各科教学通用的不二法门。初中思想品德如果只停留在教材和文本的解说上,那将会

6、走进改革的死角。所以,我们要注意结合热点问题,给课堂注入时代气息,让学生紧抓时代脉搏,提高实践探索能力。尤其在初三阶段,我们更要注重思想品德理论学习与时事问题的有机结合。  比如:2012年的许多热点问题都可以与我们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我国在黄岩岛、钓鱼岛等争端中的立场,反映了我国秉承和平外交政策,同时也体现了政府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的立场和决心。分析时事尤其对初三阶段的学生是非常必要的,中考中也会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透过现象看本质,解读近年来国际、国内的各种事件和现象,以考察学生的知识体系是否巩固,能否灵活运用。所以说,结合时事学习有助于引导同

7、学们养成勤动脑、多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  总之,要想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就必须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学重心转移到根据学生实际认知规律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上来,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掌握方法,提升能力,才能保障初中思品教学高效课堂得到长足的可持续发展。4  参考文献  [1]李玉娟.如何有效增强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效果[J].考试周刊,2011,(54).  [2]廖珍英.初中思想品德课“动态生成”教学的实践与思考[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责任编辑如水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