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方法例谈

诗歌鉴赏方法例谈

ID:31292072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诗歌鉴赏方法例谈_第1页
诗歌鉴赏方法例谈_第2页
诗歌鉴赏方法例谈_第3页
诗歌鉴赏方法例谈_第4页
诗歌鉴赏方法例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方法例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方法例谈  诗歌鉴赏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各个省份虽然考查形式有所不同,但显然都越来越重视,目前江苏卷的分值已经增加到10分。有的省份甚至已经超过了10分,但对考生来说,这种题又很不容易得分,主要原因是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鉴赏古诗词,读不懂其中的意蕴,领悟不了诗人的基本情感。要解答好古诗鉴赏题,平时就应当有意识地广泛积累,当然还要掌握一定的鉴赏技巧。  一、读懂题目  很多时候,古诗的题目是切入点,往往能揭示诗歌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咏白雪和送别的内容,题目既交代了时间节令,还交代了事件,再加上特殊的友人关系让

2、我们未读诗句就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即思念、不舍和对朋友的勉励。其次,了解背景也是必要的。又如中学课本选文白居易的《琵琶行》,看诗前的小序就能略知诗歌内容,进而就容易把握诗歌的情感和主旨了。再看下面这首诗:  观书有感(其二)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①“艨艟”5: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②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③中流:河流的中心。  如何把握这首诗的主旨呢?题目就是理解它的一把钥匙,由标题看,全诗是在讲

3、读书的体会或感受,诗人显然是以泛舟为例,道出了一个与读书有关的深刻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因为“昨夜”下了大雨,于是水位高涨,本来搁浅的“艨艟巨舰”,就如羽毛般漂浮了起来。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结合读书感受来说当然就是强调艺术灵感的蓄积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练好基本功,惟有如此,方能驾驭自如,水到渠成。  二、注重分类  每一类诗歌在情感内容上是大致相同的,所使用的意象也基本稳定,如果我们能根据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基本确定所要鉴赏的诗歌的类别,那么,赏析的大体思路和方向就不会错了。如送别类诗歌常

4、用的意象如下:(1)杨柳。如柳永《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2)长亭。如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此外,“酒”“阳关”“飞鸟”“江水”“小舟”“夕阳”等也常在送别诗中出现。就情感内容来说,也往往集中在彼此之间的难舍难分,分离的痛苦以及分手之后的深切思念等。  例如下面这首诗: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5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从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典型的

5、送别诗,再结合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情感就很容易把握了。上阕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三四句用设问句的形式说明了行人将去的地方。下阕借惜春表达了惜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又如边塞诗,表达边塞主题和建功立业内容的意象有:(1)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2)楼兰,指边境之敌。如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3)羌笛,指边塞的军营生活,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此外还有“玉门关”(“春风不度玉门关”)“沙场”(“醉卧沙场君莫笑”“沙

6、场秋点兵”)“胡马”“阴山”(“不教胡马度阴山”)“碛”(“无数铃声遥过碛”)等。在情感内容上也多表现为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对战争的厌恶,对戍边者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控诉。或者表现为对家乡亲人的深深的思念,当然,更多时候情感内容是比较复杂的,诗人往往是把多种复杂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在赏析的时候就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了。  例如2012年高考湖南卷: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②上战初归。5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鹈泉:泉水名。  (1)从题材来看,这首

7、诗属于___诗。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显而易见,根据诗歌中的“破讷沙”“?鹈泉”“满碛寒光”等意象,再结合注解,就可以很容易地推断出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意象和画面分析,不难看出全诗描绘的是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细细揣摩,其中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三、揣摩注解  诗歌注解很容易被考生忽略

8、,而实际上却可能包含大量信息,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赏析下面这首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