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稳妥去杠杆实现高质量发展

积极稳妥去杠杆实现高质量发展

ID:31294006

大小:83.41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1-08

积极稳妥去杠杆实现高质量发展_第1页
积极稳妥去杠杆实现高质量发展_第2页
积极稳妥去杠杆实现高质量发展_第3页
积极稳妥去杠杆实现高质量发展_第4页
积极稳妥去杠杆实现高质量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积极稳妥去杠杆实现高质量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积极杆菊见高鯉堀[摘要]当前我国去杠杆的进展为居民杠杆率持续攀升,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有所下降,政府杠杆率趋稳,金融去杠杆加速。总体而言,风险仍主要集中在非金融企业部门,而国企是重中之重;居民部门杠杆率无远虑有近忧。目前大体处于去杠杆第二阶段,即杠杆率总体趋稳,但结构有所改善。积极稳妥去杠杆应做到:既关注总量亦关注结构,去杠杆做到心中有数,保持定力;淡化GDP增长目标,为去杠杆创造更有利条件;去杠杆要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结合起来;去杠杆须拿出“真金白银”;从根本上改变信贷驱动增长模式。[关键词]去杠杆杠杆率结构

2、信贷驱动增长模式[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1004-6623(2018)01-007-06[作者简介]张晓晶(1969—),安徽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增长理论与发展经济学。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去杠杆成为主要发达经济体摆脱危机、回归常轨的基本共识。新兴经济体总体上杠杆率并不高,因此去杠杆任务并不紧迫。但中国不一样。鉴于杠杆率总体偏高,且近年来攀升很快,党中央果断做出去杠杆的战略部署。党

3、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降低杠杆率”要求;2015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更是将“去杠杆”列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016年10月,《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正式提出企业去杠杆;2017年7月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再次提出稳妥推进去杠杆。从刚开始只是一般性地提去杠杆,到一年后进一步提出企业去杠杆,再到本次全国金融工作会将国企去杠杆作为重中之重,应该说问题抓得越来越准、越来越实,也体现了去杠杆实践与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以国家资产

4、负债表的编制为基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估算中国经济的杠杆率水平。截至目前,中心已估算出1996〜2016年的年度杠杆率(包括社会总杠杆率以及分部门的杠杆率)。从2017年起,中心开始发布季度杠杆率,密切关注中国去杠杆进程。去杠杆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高杠杆是金融风险的总根源。就国内而言,去杠杆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心之一,去杠杆的成效一直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控制金融风险的重要衡量指标;就国际而言,主要国际组织、投行以及评级机构,一直将杠杆率作为评估中国金融脆弱性以及主权信用的重要依据。国内外对于杠杆率的高度

5、关注,成为我们提高发布频度、密切追踪杠杆率变化的基本动因。一、去杠杆最新进展基于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的杠杆率数据,我们发现,危机冲击往往致杠杆率(债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杠杆率的上升十分明显。务占GDP比重)迅速攀升。尤其是200最新的杠杆率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季度,包括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实体经济杠杆率,由2008年的156.5%上升至239.0%o并且,我们的估算表明,1996〜2007年,实体经济杠杆率年均增长约4个百分点,而2008〜2017年,实体经济杠杆率年均上升约个百分点,

6、危机后10年是危机前10多年增速的2倍。快速攀升的杠杆率所带来的风险恰是政策当局所关注的重点。分部门来看,去杠杆最新进展如下:(一)居民部门杠杆率持续攀升居民部门杠杆率从2017年2季度的47.4%上升到3季度的48.6%,上升了1.2个百分点,2017年前三个季度上升了3.个百分点。居民部门在全部实体经济中的债务占比加大,杠杆率上升速度较快。尽管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仍有上升空间,但随着近两年迅速飙升,居民部门杠杆率风险有加大之忧。究其原因,居民部门贷款是居民部门杠杆率快速上升的直接原因。居民贷

7、款主要集中在住房贷款上。3季度末个人购房贷款余额为21.1万亿,占总贷款余额的54%,同比增长26.2%o虽然自2017年开始,各地出台了各类房地产限购限贷政策,限制房地产贷款的过快增长。但是,仍有大量非住房贷款却以其他形式流入房地产,成为住房按揭贷款的噺马甲”。在这些“新马甲”中,消费贷款最为突出。前三个季度,居民短期消费贷款余额增加了1.5万亿,同比增长38.1%o相比来看,2016年全年这部分贷款只增加了0.万亿。从积极方面来看,短期消费性贷款(如车贷、装修贷款、信用卡贷款等)对应着真正的居民消费,本应

8、是我国由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向消费驱动模式的催化剂。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而是有相当大一部分消费贷款成为住房贷款的替代形式。值得警惕的是,一些短期消费贷是通过现金贷、网络小额贷款等影子银行方式获得,没有抵押,没有担保,缺少监管,相比于住房抵押贷款,潜在风险更大。显然,监管部门已充分意识到消费贷变相流入楼市的问题,并开始严查居民消费贷。预计经过相关治理,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趋势能得到有效遏制。(二)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