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材料中的言外之意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听力材料中的言外之意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ID:31296250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听力材料中的言外之意对听力理解的影响_第1页
听力材料中的言外之意对听力理解的影响_第2页
听力材料中的言外之意对听力理解的影响_第3页
听力材料中的言外之意对听力理解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听力材料中的言外之意对听力理解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听力材料中的言外之意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摘要】影响学生听力的因素包括词汇、语法、句型等知识及记录关键信息能力。本文着重讨论言外之意在听力理解中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求提高听力教学效果。  【关键词】听力理解言外之意礼貌原则语境  1.引言  听力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影响听力教学的因素很多,本文重点讨论言外之意对学生听力理解的影响,从遵循礼貌原则和分析语境与听力理解两方面提出了对策,以帮组学生理解听力中的言外之意。  2.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  听力理解要求听者理解说话者表达的全部信息,这就要求听者可以:1)辨别英语中主要的语

2、音语调;2)理解该口头信息;3)短时记忆这些信息;4)听懂言外之意。(Chastain,1976:287-293)这些要求对初学者而言难度依次递增。一般的听力理解测试只注重了对音素区分,词汇,句法及记忆的考查,忽略了言外之意对听者的听力理解产生的影响。  3.言外之意对听力理解的影响4  英语母语使用者经常出于礼貌的原则用暗含语表达自己的真实含义,这种表达方式对母语使用者司空见惯,但会对二语习得者造成理解困难。因为这不仅要求听者有必要的词汇,语法及句法等知识,还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来理解语境,揣摩说话人真实意图。如:  Mother:Mary'sgoingo

3、uttonight.  Father:That'swhatshethinks.(J.P.Boyle:1983:47)  对初学者而言以上两句对话不易理解,尽管对话中包含的词汇句型都很基础。在以上对话中,父亲不赞成Mary出门的暗含意义以重读“she”表达出来。而初学者而言,以上的对话的主旨是很难把握的。  4.如何克服言外之意对听力理解的阻碍  涉及到理解言外之意的听力理解测试时,即便是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都可能得不到理想分数(J.P.Boyle:1983:47)。除了继续加强学生词汇,句法及等知识外,教师还应让学生掌握以下两方面知识,以提高学生理解言外之意的能

4、力。  一是让学生了解礼貌原则。礼貌原则由语言学家Leech提出,他指出在交际中说话人为了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而不使对方尴尬往往采用间接回答问题的说话策略。他把这一原则分为六类:1)策略原则;2)宽宏原则;3)赞扬原则;4)谦虚原则;5)赞同原则;6)同情原则。(Leech:1983:132)这一策略的使用往往会导致言外之意的产生,因此认识这一策略对于理解听力中的言外之意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多提供含有这一策略的对话来帮助学生熟悉并接受这种说话方式。如:  SpeakerA:Doyouthinkofmynewdress?  SpeakerB:Well,i

5、t'snew.4  二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语境与言外之意的密切关系。语境又细分了狭义语境和广义语境,狭义语境指的是上下文语境,而广义语境涉及说话双方的文化背景及社会背景等。在听力课堂上,教师应多设置考查狭义语境的听力练习来引起学生对语境的注意。比如:  StudentA:Whatisyourtopicofyourtermpaper?  StudentB:I'mgoingtowriteabouttheplantationofbananas.  StudentA:Oh,that'sinteresting.  StudentB:Actuallyit'snotasbori

6、ngasyouthink.  在听完以上对话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StudentA对B论文选题的看法从而引导学生注意上下文的暗示。同时,教师也应该在课堂中引入跨文化知识,启发学生课下主动学习说英语国家的人文知识,以扩大其广义语境,便于理解言外之意。  5.结语  传统听力课堂中,教师的侧重点都放在学生词汇语法等知识及记笔记能力提高上,忽略了说话者言外之意对初学者的听力理解也会产生影响。而理解言外之意并非易事,因为说话者通常隐晦的表达,且涉及文化背景,这导致听者只知字面意思而不懂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母语使用者在遵循礼貌原则时的说话方式及上下文

7、的暗示,增加学生跨文化的背景知识,以克服因说话者的言外之意而导致的理解障碍。  【参考文献】  [1]J.P.Boyle.ProblemsinTestingListeningComprehension[J].WorldEnglish.1983(3):47.  [2]KennethD.Chastain.TestingListeningComprehension4Tests[J].TESOLQuarterly.1979(13):82.  [3]Leech,G.Principlesof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132.  [

8、4]Malinowski,B.“Th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