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油画造型语言中的“变形”

谈油画造型语言中的“变形”

ID:31297015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谈油画造型语言中的“变形”_第1页
谈油画造型语言中的“变形”_第2页
谈油画造型语言中的“变形”_第3页
谈油画造型语言中的“变形”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油画造型语言中的“变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油画造型语言中的“变形”  摘要:在油画作品中,“形”在表达情感及体现内心精神时起到了重要作用。绘画中变形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主体意识中其形象所发生的有别于客观事物之表象的一种改造,是艺术家创新生命形式、开发和强化形式表现力的结果。本文着重讨论了“变形”对绘画造型的意义。  关键词:绘画创作形式语言“变形”蒙克  对一幅成功的绘画作品而言,具有个性化的形式语言是至关重要的,形式语言的独创性也许是一名艺术家倾尽毕生精力所追求的目标。所谓形式语言,就是一幅作品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的具体内容通常是指线条、色彩和形状。其中,形作为最基本的视觉元素,有着极为重

2、要的作用。古往今来,在绘画发展史上,画家和艺术理论家、视觉心理学家就从没有停止过对形的研究和探索。  表现主义绘画作品为了体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用形体扭曲、夸张乃至怪诞的处理方式表现大自然,从而发泄内心的苦闷。虽然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都体现了当代性,但是通过对内在的因素如造型、透视、比例等方面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形体的夸张变化方式是有着微妙的差异的,即“变形”。  西方表现主义“变形”4的人物艺术的典型代表人物为二十世纪挪威的表现主义画家蒙克,因受童年经历的影响:父母双亡,妹妹常年受到精神病的折磨,他早年画下了许多以疾病和死亡为主题的作品,而且几

3、乎他的所有作品都通过“变形”传达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感。即在写实的基础上受后印象派、纳米派的影响,用线条和有强烈的表现力色彩画出活生生的人,表达他们的呼吸、感觉、受苦受难并相爱的意愿。  蒙克是精神的焦虑以图式显现的最杰出的代表,受当时哲学和美学思潮的影响,努力发掘人类心灵中的各种状况,表现疾病、死亡、绝望、情爱等主题。因此,他的创作有“心灵的现实主义”的称号。从其代表作品《呐喊》的画面分析来看,艺术家用极具夸张意味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形的人,而画中人是在尖叫还是呐喊却给观者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间。如果是尖叫,那么通过大胆假设我们可以知道,这是因为

4、人类极度的孤独和苦闷,以及在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面前的恐惧。如果是呐喊,那么是要惊醒在“世纪末”沉睡的苦恼的灵魂?如果是恐惧的尖叫,那么我们无法从画面中发现任何可以引发这种恐惧情绪的存在。如果是呐喊,是呼吁,人物的表情为何如此狰狞?传统学界认为,这幅作品是以画家对现实的切身体验而创作的一幅典型的表现主义绘画,把自然给予人的强烈不安和恐怖感表现得如此真切,以至于使人感到颤栗。4  画面本身并没有任何具体物象暗示出引发的这一尖叫的恐怖,但画中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正从我们身边走过,将要转向那伸向远处的栏杆。他捂着耳朵,几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的行人的脚步声,

5、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否则,那紧紧缠绕着他的孤独,或许能稍稍得以削减。这一完全与现实隔离了的孤独者,似已被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这一形象被高度夸张了,那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完全是漫画式的,那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在这幅画上,蒙克所用的色彩与自然保持一定程度的关联。虽然蓝色的水、棕色的地、绿色的树和红色的天,都被夸张得富于表现性,但并没有失去色彩大致的真实性,画中没有一处不充满动荡感。  艺术家为了“心灵的现实主义”的体现,以富有震撼力的“变形”把握烘托客观物象的神韵,这才是真正有艺术家视觉对客观形

6、象的内在的精神的存在价值的。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画家非常重要的品质。反之,如果纯粹地通过“变形”传达画面的“神似”则是矫揉造作的体现,因为是为了变形而变形,是虚假的,是所谓的变形的内因,其变形只是为了掩盖体验深度的不足,掩盖画面张力的不够。这种通过变形体现的力量是不会“积蓄”的,而只是将暴力施加给画面,因此是不具有持久性和生命力的虚假表现。如中国当代的油画人物画特色在接受了西方表现主义绘画的思想、方法后经过整合处理,创新了全新的人物变形的表现形式,使画面具有了时代感和生活气息,成了新的绘画语言形式。  绘画中变形,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法则和普通手法。它以创造

7、生命形式为己任,强调超越和“变更”视觉形象的客观真实性,脱离对客观物象之表象的模拟,注重表现创作主体的真诚情感体验和真挚的审美理想。我强调“变形”手法在绘画艺术创作中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并不是说“变形”越离奇、越怪诞、越远离事物的客观形态就越好。“变形”虽然不再受客观形体结构的约束,可以“放之于形骸之外”,可以不受透视、比例、质地、结构、时空等的束缚,但是“变形”应遵循内容与形式、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的规律,不能为了“变形”而“变形”,它必须是创作主体的有感而发,是情不自禁、一吐为快、寓情于形、物我两忘的结果。4  正如在“现代艺术之父”塞尚心目中,绘画

8、的目的不在于逼真地再现客观对象,而在于追求形式本身的价值,即通过形状、块面和线条的组合,创作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