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教育学_设计

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教育学_设计

ID:31297178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教育学_设计_第1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教育学_设计_第2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教育学_设计_第3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教育学_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教育学_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7分)1、杨贤江写的《 、新教育大纲  》,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2、教育的本质是(   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3、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五经、四书)、4、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5、(、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京师同文馆)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6、1903年

2、颁布的(癸卯学制),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7、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学科。8、义务教育,也叫(强制教育),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9、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 )。10、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11、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辅助形式)。1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课外辅导)、作业批改(成绩考核)四个环节组成。13、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各科教

3、学)渗透德育。14、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各类(   课程计划)和各科课程标准、教科书之中。1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选择题(下列四项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6分)16、“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   .③)首先提出的:⑴《论语》⑵《孟子》⑶《学记》   ⑷《劝学篇》17.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①):⑴《大教学论》⑵《论演说家的教育》⑶《普通教育学》⑷《我的教育信条》18、“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②)提

4、出的:⑴赞科夫⑵巴班斯基⑶苏霍姆林斯基⑷凯洛夫19、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①):⑴和谐教育思想⑵教学过程最优化⑶教学发展观⑷全面发展观20、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①):⑴痒⑵序⑶校⑷学21、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①):⑴讲述、讲解、讲读、讲演⑵讲述、讲解、报告、讲演⑶讲读、讲演、讲评、讲述⑷讲述、讲解、讲评、报告2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①):⑴教育的性质⑵教育的方法⑶教育的效益⑷教育的规模23、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③):⑴做人教育⑵职业教育⑶基础教育⑷专业教育24、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①):⑴基础知识,基本技能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⑶基础知识,基本

5、理论⑷基础理论,基本原理25、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④):⑴积极作用⑵影响作用⑶制约作用⑷导向作用26、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1):⑴主导作用⑵主动作用⑶领导作用⑷能动作用27、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3):⑴有明确的奋斗目标⑵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⑶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28、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1):⑴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⑵主体价值⑶创造价值⑷教育价值三、简答题(共32分)29、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6分)30、简述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6分)3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8分)32、

6、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6分)33、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6分)论述题(34、36两题任选一题,35题必做,共25分)34、学习教育学有何意义?(11分)35、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14分)36、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11分)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②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③每题字数不得少于200字。三、简答题:[评分说明](1)共5小题,共24分;(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记分;要点正确记分,要点不正确或未答出要点不记分。[参考答案]29.答: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

7、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分);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2分);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分)30、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分)(2).教育还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3分)31、答:(以下各点各2分)(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32、答:(以下各点各1分)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