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从业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归纳

教师从业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归纳

ID:31298996

大小:76.01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1-08

教师从业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归纳_第1页
教师从业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归纳_第2页
教师从业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归纳_第3页
教师从业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归纳_第4页
教师从业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归纳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从业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归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考点一】教育的基本知识“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口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口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木要素。教育的木质属性是一种有口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

2、学。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木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考点二】教育学的基本知识1.《学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主张:①“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耍性;②“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③“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④“学不曝等”耍求教学耍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2.孔子孔子是屮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集屮反映在《论语》一书中。3.苏格

3、拉底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教学方法又称为“产婆术”。4.柏拉图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5.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6.昆体良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教育》)。1.夸美纽斯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1632年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他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第一,关于教学原则:他提出教育耍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第二,关于教学制度:他最早

4、提岀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第三,关于教学思想:他提出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2.杜威美国教育家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他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第一,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第二,“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改造”;第三,主张“从做中学”;第四,学校即社会;第五,提岀五步教学法。3.陶行知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4

5、.中国的杨贤江以李浩吾为化名,编写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二是心理的发展。【考点三】人的身心发展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的规律。【考点四】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强调了教育活动要达到的最终结果,它是教育方针的重要成部分。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包括:国家的教育口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口标、教师

6、的教学口标。教育口的的意义和价值表现为其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索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o我国教育目的的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廿的的基本精神: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适应吋代发展的要求,

7、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考点五】课程的基本知识“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课程的分类方式:从课程的组织方式來划分,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可将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从课程的呈现方式來划分,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考点六】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