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戏曲发展中观众审美心理

浅议戏曲发展中观众审美心理

ID:31299681

大小:60.6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8

浅议戏曲发展中观众审美心理_第1页
浅议戏曲发展中观众审美心理_第2页
浅议戏曲发展中观众审美心理_第3页
浅议戏曲发展中观众审美心理_第4页
浅议戏曲发展中观众审美心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戏曲发展中观众审美心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戏曲发展中观众审美心理内容提要:戏曲是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它是艺术家通过自身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思考,以不同的艺术手法和艺术形式予以展现,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而任何艺术生存的关键之处是获得观众的赏识,因此在戏曲的发展历程中对观众观戏心理变迁的把握是戏曲每一个发展高潮出现的重要因素,研究戏曲观众的审美心理是戏曲发展过程对时代脉搏把握的重要方面。关键词:戏曲审美心理观众纵观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经远离了戏曲的繁荣鼎盛,“台上振兴台下冷清”是戏曲的现状。戏曲如何在当下市场条件下,在与其他各种艺术形式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生存之地,是我们必须思考的,其中关键之处是

2、戏曲如何继续赢得观众。因此,探析戏曲发展中的观众审美心理,不仅对戏曲艺术摆脱现实困境有所助益,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未来新型民族演剧艺术的创新提供参考。一、古典戏曲观众的审美心理古代戏曲艺术表演者大都来自人民大众,是当时所谓的“游民阶层”,处于社会底层,与基层老百姓密不可分,他们所想即百姓所想,他们在舞台上唱演的就是百姓的心声,更容易让人民大众产生共鸣。他们以自己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对当时社会的褒贬,借古讽今,抒发对真善美的追求。杨家将一门忠烈,不计前嫌,为救宋邦效命疆场,激励有志之士精忠报国的决心。《花木兰》中替父从军,忠孝兼备,奋战沙场十二载,成为千古传唱的巾帼英雄。《鞭打芦花》中子骞受继母

3、薄待,棉袄中被塞以芦花,而亲生儿用的是上好棉花。其父见子骞瑟瑟发抖,怒以鞭打。看着飞出的芦花,父亲明白原委,欲休其妻。子骞跪求“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继母感动认错,一家合好。"爱人”和"忠恕”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这出戏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意义。《乌盆记》,讲述包公任定远县令时断的一桩冤案。月黑风高,山村遇害,主仆二人冤沉乌盆底。在当时的现实社会,这样的冤案很难昭雪,于是人们在戏曲舞台上,让鬼魂从乌盆挣扎而出重见青天。戏中的刘世昌大段唱腔韵味浓厚,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种种翻扑技巧也是亮点。所谓经典好戏,就是不仅唱念好听,做打好看,那貌似简单的剧情也经得起反复玩味。《窦娥冤》中六月飞雪,

4、三年大旱,老天爷替朴实善良的窦娥鸣不平,它代表的是劳动人民反对封建落后思想文化、与纲常礼教抗争的最强音。《西厢记》中把莺莺和张生的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这类作品的搬演与流传,不但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人文风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和熏染出了一大批注重作品人文内涵的高品位观众。二、近现代戏曲观众的审美心理中华民族传统的礼乐文化和人生哲学,造成了戏曲追求善美统一的情趣韵味,在内容上能容纳和满足观众善恶分明的道德感,在形式上能契合观众情感化的心理程式。三国戏、水浒戏、清官戏、神怪戏等流传至

5、今的传统戏,无不具有一个惩恶扬善、“大快人心”的戏核,蕴涵着一种善恶分明的道德感。可以说,一出戏如果没有泾渭分明的道德评判,中国观众就不能对它展开正常的审美情感活动。生生不息的戏曲舞台艺术把这种审美诉求直观地传达给国人,并进而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积淀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戏曲观众。戏曲表演讲究“唱、念、做、打”与"手、眼、身、法、步”,精彩的表演往往会提升戏的审美情感。经过梅兰芳等艺术大师的锤炼,一些戏曲传统剧目已成为民族文化精神和民族艺术形式高度契合的艺术珍品。观众审美心理对“善”的追求往往又融合在对“形式美”的玩味中。戏曲表演形式已不再是单纯的形式,它表现了

6、环境和情节,表现了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传统的戏曲形式凝聚着中华民族生生不已的生活形态、审美趣味和文化心理,故此,观众对戏曲形式美的痴迷,也就不仅仅是满足于美妙的视听享受,而是要在听戏的过程中“品味”心理需求。三、新中国成立后戏曲观众的审美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革新,戏曲艺术并非无限度地满足戏曲观众的审美需求,戏曲观众的审美心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一直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掀起戏曲改革运动,戏曲改编、评论与整体阐释的首要任务,是协调好传统戏曲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实体及“封建伦理道德”与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退出舞台,戏曲作品表现的都是中国人

7、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和经济建设的现代生活。一枝独秀的革命样板戏并非无源之水,他们都是集前人创编之大成的基础上加工而成。《智取威武山》和《奇袭白虎团》是1964年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前后创作的;《沙家浜》是根据沪剧《芦荡火种》移植的;《红灯记》是根据同名沪剧移植的。样板戏被定为至尊,戏剧创作也被引向公式化、概念化的歧途,尤其到了“文革”后期,这种倾向竟被总结为“三突出”原则。从剧本创作的角度来说,样板戏虽然从"三突出”原则出发,塑造出一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