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给予的故事整体感知教学设计冀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给予的故事整体感知教学设计冀教版

ID:31302054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8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给予的故事整体感知教学设计冀教版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给予的故事整体感知教学设计冀教版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给予的故事整体感知教学设计冀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给予的故事整体感知教学设计冀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给予的故事》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学会书写10个生字。理解“摇摇欲坠、小心翼翼、抉择、犹豫、置之度外”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3、感受人物的高尚品格,体会互相给予的快乐和幸福。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感受人物的高尚品格,体会互相给予的快乐和幸福。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生活中你遇到过使你做出选择的事情吗?说说看

2、,你是怎样选择的?的确,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做出选择,也许是轻松的,也许是犹豫的,也许会面临艰难。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有关选择的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文中的这个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哪句话深深地触动了你的内心?(课文讲述了一个人在沙漠中迷路后,饥渴已极、几近死亡,面对一壶能救命的水做出的选择:他选择了付出这壶救命水,结果不但自己喝上了甘甜的泉水,还给别人也留下了救命之水。这个人品格高尚,讲诚信,勇于奉献。)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三、体会感情,畅谈感受。1、(幻灯片展示)自学要求:请大家打开书,拿起笔

3、,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一下你对“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这句话的理解。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划出来,在书的空白处留下你思考的痕迹。也可以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所感所悟。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按“读、思、圈、注、议”的方法自学。【预设】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1)迷失方向、饥渴难耐是在沙

4、漠中最可怕的困难,可他偏偏都遇到了。周围仍是黄沙茫茫,看不到一点绿色。同学们想象一下,头顶是火辣辣的太阳,脚下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此时又饥又渴,还迷失了方向,假如是你,请描述一下你当时的感受。然而他没有放弃求生的希望。谁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段?(2)后来,他看到了什么?他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小心翼翼)(3)对于一个在沙漠中饱受饥渴折磨、濒临死亡的人来说,哪怕是一壶水也能挽救他的生命。恰在这时,真的在他面前出现了一壶水,然而他并没有立即喝下这壶救命的水,因为他在水壶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生齐读。当他看到这壶水和字条上的字时,他的心情怎样?(矛盾、犹豫)请你把描写

5、这种心情的段落读一读,把这种心情读出来。指导学生的朗读(4)如果你是这位沙漠旅行者,你会怎么做呢?为什么?如果这样做了,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想象一下。(如果纸条上说的是真的,那么就会得到源源不断的泉水,不仅可以解救自己,还可以供给更多的同样在沙漠中面临困境的人;但是如果把水倒进汲水器后,汲水器不出水,那就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并且是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的。)这的确是艰难的抉择。大家都意识到这壶水对自己的生命有多重要。(5)这艰难的抉择其实就是生与死的抉择,但这个人最终选择了把水灌进汲水器中,他冒着生命危险到底为了什么?是什么促使他这样做呢?是什么给了他如此大的力量,让他把生死

6、置之度外?(宁愿冒着牺牲自己的危险,也要试试为更多的人,找到救命之水。)(6)汲水器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此时的主人公是什么心情?你想对他说些什么?3、你认为他有着怎样的品格?(高尚无私、置生死于度外)你除了感觉到他这种舍己为人、甘于奉献的精神,你还体会到什么?感受到了主人公为自己关爱、帮助别人而兴奋不已,这正是他从给予中体味到的快乐。现在,他想把这种欢乐告诉每一个沙漠旅行者。齐读他在纸条上加的这两句话。“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请你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时时提醒着在沙漠中将绝处逢生的人们,老师希望这句很富哲理的话,也会时时提醒着我们

7、每一个同学。齐背这句话。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如果你也因此得到了甘甜的泉水,你会在纸条上写些什么?四、读写结合,畅谈感受。1、一段生动的故事,一份浓浓的情谊,一个做人的道理,像甘泉一样流进我们的心田。(展示:给予别人快乐与幸福,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