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路边鼓掌人

愿做路边鼓掌人

ID:31302497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愿做路边鼓掌人_第1页
愿做路边鼓掌人_第2页
愿做路边鼓掌人_第3页
愿做路边鼓掌人_第4页
愿做路边鼓掌人_第5页
资源描述:

《愿做路边鼓掌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愿做路边鼓掌人  【摘要】语文课是一个教会人成长的课,语文教师应当追求质朴纯真的原生态课堂,要认识到课堂的核心是学生,我们不做高高在上的指导者,要做一个默默关注学生成长的鼓掌人。  【关键词】语文;教育;学生;成长;鼓掌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执教者善于发现,勤于思考,毕其一生认真学习,深入钻研,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在知识和人生方向上给予学生引领。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作为教学课堂的组织者、管理者、实施者,更要抓住语文学科的工具和人文性的特点,在指导学生畅游知识海洋的同时,引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中,辨识真善美与假丑恶,不仅要教给他们丰赡

2、的知识,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更要引领他们追求高尚的情趣。  基于此,我一直认为,语文课是一个教会人成长的课,语文教师应当追求质朴纯真的原生态课堂,因为课堂的常态和生态也是高效课堂的立足点和归宿。5  在原生态的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要仅仅乐于做一个高高在上的指导者,我们要时时认识到课堂的核心是学生。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愿做一个默默关注学生成长的鼓掌人:为失利者送去温暖的掌声,鼓励他们走出失利的泥淖;为自满者送去警醒的掌声,鞭策他们反省自身的不足;为质疑者送去欣赏的掌声,激发他们创造无限的灵动。而细数每一次的掌声,留于自己的除了心存感动,更多的是心与心交流的温暖、和谐,

3、浸润整个身心的芬芳与馨香。  我把对学生的关爱交给我的眼睛,日常教学中我愿做一个眼光要向下的教师,因为向下的眼眸,能发现学生成长中遇到的沟坎,它温暖到的是那被遗忘的角落,于师不经意,于生却是铭心难忘的。小A的写作相对薄弱,我看在眼里,思考在心里。那天,在早读剩下的时间里,我把她叫了出来,与她交谈,了解存在的困惑,也为她解答了一些实际操作的困难。没想到的是,此后怯于课堂回答的她竟然多次主动请缨:回答的热情高涨,回答的声音洪亮,回答的精神饱满,这样的惊喜如暖阳一般,洒在我温软的心房里,暖暖的,满满的――虽然这个冬季比较冷。这让我想到黑柳彻子女士的《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的一个情节:

4、校长(小林宗作)先生鼓励一个无话可说的学生,用“然后呢”引导她完成说话。小林宗作用耐心还给她一个明朗的世界,用掌声奏起这个无话可说学生一生中最难忘最美妙的音乐。小A也让我明白,当我们用向下的眼光去发现,当我们俯下身去交流,多给予学生一份关注,教育就会多一份希望;多给学生一次温暖掌声,学生就会多一份自信。  学习也正如激烈紧张的比赛,学习的过程中,有神情沮丧的落伍者,也有满怀喜悦的成功者。而成功者一旦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啃老本,迎接他的必是“不期而至”的失败,所谓“学如行舟,不进则退”。教育者一定要时刻注意这个苗头,适时引导。刚刚经历高中第一次大型考试――高一期中考试的小B同学

5、,在全部成绩公布之后的日子里,出现了与往日不同的反常之举:上课分神讲小话,作业迟交忘记带……5我明白了他变化的原因,自满!于是,那个星空挂着明月的晚自习,我约了他在走廊畅谈,表扬他前期语文学习的劲头,谈语文学习的方法,谈小B语言的天赋,谈语文学习的意义,慢慢地我有意把谈话由轻松的交流逐渐触及他的痛处:“小B同学,你有没有发现成熟的麦穗有什么特点?”对这个看起来有些突兀的问题,小B有些惊诧,缓神后回答:“低着头向大地。”发现他的回答渐入彀中,我顺势说出心意:“是啊,成熟的麦穗永远将饱满的头垂向大地,思考一个过往,这样的低姿态恰恰塑造了它完美的形象,展现了它高贵的灵魂。期中考试你

6、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成绩只代表过去。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过去属于死神”。希望你能在既有成绩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因为学习上的不自满,更能引领我们迈向更远的目标,你说呢?”我的球刚踢过去,聪明的小B也早已醒悟。“再接再厉啊!”我用手掌拍了拍他的双肩,闻言后的他也如是点头。古语有“暮鼓晨钟”,我知道我的这番敲打,带给他的既有成长的疼痛,也会给他一丝慰藉,我知道我送给他的警醒的掌声会使他反思,也许能带给他的心里处明月般的澄澈,清晰。  于漪老师说过:“什么是教学?要让不会的学会,让错误的改正。”5这句话实际上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的价值所在并非指学生个个回答如流,而是能将其

7、错误呈现出来,再进一步引导,最终让其明白其理。对于那些质疑者的声音,我更愿意为他们送去一声喝彩,哪怕看法有些稚浅,这都是语文学习的灵光闪现啊。必修二第一单元散文教学里,有陆蠡《囚绿记》。不少同学对这一课的美理解不够深入,总觉得文本表现的思想性好把握,但语言的美似乎缺少感受,针对这个学情,课堂上,我让学生就此文自由地提问题,谈认识。小C同学用很有发现的眼光侃侃而谈,劈开一句便是文中“我占据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的“高广不过一丈”用词,这样的语言很不常用,但能感知其质朴一面,但后来我才发现作者的语言竟如此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