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的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的案例分析

ID:31305587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初中数学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的案例分析_第1页
初中数学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的案例分析_第2页
初中数学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的案例分析_第3页
初中数学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的案例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的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的案例分析  摘要:义务教育全面改革带动了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集体革新,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改善自主学习能力”为教学导向,重视因材施教和素质培养。传统大班制集体教学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导致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分层教学提倡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划分、作业划分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教育。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案例分析;作业练习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223-01  我国的

2、义务教育发展经历一个漫长的改革过程,其教育模式和教学理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新课改带来了义务教育的整体变革,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上,这也是教学理念上的一大进步。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区域性分化现象十分明显,这就导致了在初中伊始阶段,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在基础知识储备、扩展视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表现的十分明显,城乡之间、不同生源地之间、不同学校毕业生之间这种差异性正在逐渐的分化扩大,应试教育促使学生们将更多的时间花在解题技巧的练习上,也进一步

3、认为划分了学生的等级和层次,如何在新课改的大环境背景下,针对不同学习状况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分层教学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4  一、分层教学方法概述  分层教学方法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提出采用纵向分层和横向分层的方式,将学生群体进行隐性分层,并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练习作业类型和考核方式,重视不同层级学生的进步情况,并以此作为该方法施行效率的检验标准,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唯成绩论”教学模式的新型素质教学方法。  二、分层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

4、学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的基础上,初中数学无论是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还是学习难度系数都有了质的飞跃,学生们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不同的适应性。分层教学方法的首要任务是要准确的掌握学生们的数学学习现状,考核方式主要以小学数学内容为主,同时适当检验学生们在已学初中数学知识上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藉此可以将班级学生隐性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级,在日常教学中,应当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比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将边全等、角度全等这样的显性全等判断条件作为初级教学内容,以巩固学生对于三

5、角形全等的基础印象;而同时具有边角条件的判断方式则可作为中级教学内容展开,对于高级层级的学生,则可以讲问题进行发散,即如何寻找出最少的条件来判断三角形之间的全等关系;作业和练习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同样也是分层数学教学方法中的核心步骤,本文将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分析  1、练习实例4  以三角形角度练习为例,图1中ABC为等腰三角形,CE、BD分别为角平分线,练习任务是要找出相等的角,首先抛砖引玉的问题是图中共有几个三角形,可能性答案可能会有4个、6个,但是真实答案是8个,这就考验了学生对于三角形定义的

6、理解程度;全等角包括了对等角,同一角的补角、余角,相同角的外角等情况,以前两项作为初级学生的练习内容,同一角的补角、余角可以找出∠ABD=∠ACE,∠AEC=∠ADB,对等角可以找出∠EOB=∠COD等,这些可以直观的检验学生对于不同全等角的概念熟悉程度,进一步提升问题难度,即图中共有多少对全等三角形,这不仅考验学生对于三角形全等的概念了解程度,还需要全方位的考虑图中的三角形个数,并进行排列组合,找出所有的可能性;对于高级层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问题,即如果去除等腰三角形和角平分线这两个条件,上述问

7、题中那些答案还可以成立,这样的开放性问题,更加需要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作业实例  课后作业能够有效的检验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可以提出一些实用性较强的题目,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例,对初级学生,则要求实际解决课后相关的应用题,并写出解题思路过程;对于中级学生则要求在原有应用题的基础上,添加条件和减去条件能够求出相应的结果,对于高级层次的学生,则应该叫课后作业的任务目标放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上,要求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一元二次方程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并且得出相关结果,这不仅考验了学生的一

8、元二次方程知识,还包括了数学简化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数学归纳能力,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4  三、总结  义务教育全面改革带动了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集体革新,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改善自主学习能力”为教学导向,重视因材施教和素质培养。传统大班制集体教学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导致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分层教学提倡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划分、作业划分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根据学生的具体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