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的实践与反思

关于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的实践与反思

ID:31306043

大小:11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8

关于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的实践与反思_第1页
关于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的实践与反思_第2页
关于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的实践与反思_第3页
关于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的实践与反思_第4页
关于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的实践与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的实践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的实践与反思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桥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总结得出有效提问的关键是:预设问题要有目的、有层次、有质量,且具适当的开放性,从而拓展教学空间,以教师的实践智慧让学生的眼光看得深远一些,思维活动的层次再高一点。  【关键词】初中数学提问有效性实践反思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互动最主要、最常用的行为方式。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发现

2、问题和解决问题。英国学者德波诺曾提出:“思维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思想活动。”“思维是为了某一目的对经验进行有意识的探究。”所以,我们在数学课堂上要关注怎样的“问题”才能启动学生的思维并将其引向深入,最好还能激发创造的火花。这就要求我们要对提问进行巧妙的设计,合理的规划,确保提问的有效性,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打开他们的思维大门,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就从具体的课堂案例出发,阐述在数学课堂中提问应体现以下四个“度”,以此让学生的思维能达到高位运转,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提出问题要有目的,凸现思维清晰度。9  课堂提问必须要有明确的

3、目的性,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整体设计相应的问题,并安排好提问的顺序。所提的问题应该是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的,每一次提问都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对旧知识的回顾,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同时问题的设计还应体现出通过这一问题要解决什么,达到什么。那种漫无目的的盲目提问只会让学生感到不着边际和无所适从,甚至有时还会误导学生的思维,这样的问题也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  案例一:在教授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时,我先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一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角上剪下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然后将剩下的图形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从中引导学生得出。随后,我又带领学生回顾

4、了前面学过的平方差公式。在引导学生将上述等式与平方差公式做比较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到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关系,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是平方差公式,这个是什么?(指着上面的等式)这一问,问住了学生,学生们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教室里出奇的安静,出现了尴尬的冷场。我意识到了问题问得不够明确,马上改口,学生这才反应过来。究其原因是我的这个问题目的不明确,指向性不明,学生不明白老师要问什么,当然也就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试想一下,如果将刚才的问题改为:这个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什么?那学生的思路自然就会引到因式分解的概念,从而得出这种变形是因式分解,而另一个则是整式的乘法,两个式子一对

5、比,就能明显的体验到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关系。所以课堂上的提问一定要目的明确,要让学生知道到底要问什么,因为只有这样的提问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引领学生的思维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了有效提问的目的。9  案例二(一次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浙教版八年级下第六章中菱形的第一课时,同样是以书上的合作学习引入,引导学生经历菱形概念的产生过程,但两种不同的提问所起到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观察以下由火柴棒摆成的图形  在学生明确了两个图形都是平行四边形之后,小张老师问道:图1与图2有什么不同?学生纷纷回答到:“大小不一样”“周长不同”“面积不同”“形状不一样”……学生回答得很踊跃,但教

6、师并不满意,因为教师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发现图2中邻边相等这个特征,从而得出菱形的定义,但学生的思路并没有往那里去,所以让学生主动经历菱形概念的产生过程这一环节也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而王教师却是这样问道:从图1到图2有什么变化?这就引导了学生去发现从图1到图2的边之间的变化,从而也就能顺利得到邻边之间的变化,这样菱形的概念就呼之欲出了,预期的效果也就能达到了。同一个素材,由于问题问得不明确,而使学生的思维走了弯路,没能达到预想的效果。而目的明确,针对性强的问题,就能引领学生的思维向正确的方向进行,凸现出思维的清晰度,从而为教学的顺利展开提供切实的保障。  二、提出问题要有层次

7、,凸现思维坡度。9  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等均有不同,因此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分析、解决均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在课堂中设计的问题要有坡度,要按问题的发展顺序进行构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要紧扣教材内容,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创造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呈坡度上升,一步一个台阶地把问题引向深入,从而达到有效提问的预期目的。  案例三:在浙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认识三角形”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三根小木棒,长度分别为14厘米、9厘米、7厘米,然后在上课开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