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ID:31310252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_第1页
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_第2页
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_第3页
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_第4页
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所处的重要位置  1、朗读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过去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唐诗三百

2、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明朗读确实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它不仅能将文章读懂,而且能在读的过程中渐渐理解文意,掌握方法,提高表达能力。如古代许多文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就要求他的学生多读诵,多思考;宋代教育家朱熹要求他的学生"凡读书需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强牵暗记,只是要多诵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可见,朗读这种传统的读书方法一直传至今天,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价值。  2、朗读有助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掌握5  传统的语文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继续发扬"熟读成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这些蕴含着语文教学客观规律的经验总结都强调了一个"读"字。如晋代"五柳先生"陶渊明的思想"好读书,不求甚解",要求在读书的过程中多读,读的多,不懂的文意会自然随着读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朗读先要扫清字词障碍,借用工具书,帮助解决。精湛的语言文字,对于小学生有时难理解和掌握,试着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多读,来帮助消化理解,比如教学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句中的"绿"学生难理解,该字诗人用得栩栩如声,用得妙。如何让学生理解呢?其实师无须过多讲解,用"读"来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去感受江南

4、的美和诗人对故乡的爱。  3、朗读教学便于发挥"有声语言"的教育作用  学生在朗读文章时,把书面语言还原成口头语言,他们如同站在作者的位置,替作者说出这一番话。反复的读,把文章读的越好,学生就越能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并受到感染。这时,学生的语言就真正成了作者的语言了。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品味,在读中受到启迪。  4、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想5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体现了小学儿童发展的特点。小学阶段的儿童由于内部语言还未得到充分发展,其思想形式带有很大的情景性。国外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最初"是在高声的思维",

5、以后才"有外观的语言过渡至耳语,再过渡到内部语言"。小学儿童可以通过朗读,用"听"来进行思维,从而促进智力的不断发展;用读来调动学生学习,从读中理解。正如一位外国诗人说的那样:"从读的情况可以看出读的人是否真正理解所阅读的作品。"因此,朗读是衡量学生对课文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尺度。  二、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有关的朗读指导  语文教学,尤其是目前的阅读教学,比较普遍地存在朗读训练目标模糊,训练内容繁多,训练过程无序,训练形式单一等问题,致使朗读处于一种比较低效的状态。要切实改变这种现状,需要从朗读的预设着手,注重课堂教学指导和评价,着力为

6、学生的朗读创设一片新天地,让他们自由学习成长!  (一)朗读前的备课预设要充分  1、正确制订朗读训练指导目标  在语文课程中,朗读作为一种阅读技能,其自身有相对独立的教学目标。但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它又与各种语言学习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而,一般在预设教学目标时,不宜单方面孤立确定朗读训练目标,而应该在先把握好课文朗读训练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再与其它教学要求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制订综合性的教学目标。2、精心选择朗读的落点  在阅读教学中,教者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句段作为落点,展开训练指导,引导学生举一

7、反三,提高朗读训练的成效。  (1)选择停顿难读的句、段5  课文中某些长单句、复句、句群或段,停顿比较复杂,不易把它读流利。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这就需要老师的朗读指导,划分节奏、层次,注意断句、语调、停顿。尤其是诗歌、词等古文,节奏划分、语调停顿很重要。反之,就会导致对文意错误理解。(2)选择感情浓烈的句、段  课文中某些句段,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某方面强烈的思想感情。比如《梅花》一文中"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这句话要求学

8、生体悟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思国之情。  (3)选择含义深刻的句段课文中部分句、段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或者蕴含了某方面的哲理,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思考、讨论,才能理解、领悟。。  (4)选择描写精彩的句段  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