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花瓣飘香》谈质疑

透过《花瓣飘香》谈质疑

ID:31310925

大小:10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透过《花瓣飘香》谈质疑_第1页
透过《花瓣飘香》谈质疑_第2页
透过《花瓣飘香》谈质疑_第3页
透过《花瓣飘香》谈质疑_第4页
透过《花瓣飘香》谈质疑_第5页
资源描述:

《透过《花瓣飘香》谈质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透过《花瓣飘香》谈质疑  前些天,我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了《花瓣飘香》一课。本课的第二自然段是这样的一段文字:“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着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我:读了这段文字,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吗?  生:老师,我觉得“小心”一词写出了小女孩选择花瓣很认真、很仔细,她还特意选了片“带露水”的呢。  生:从“小心”一词可以看出小女孩不愿意把花瓣弄破。  生:从“小心”一词还能看出小女孩不愿意伤到其他花瓣。  生:“小心”还表现了小姑娘不想把花瓣上的露

2、水碰掉。  生:“小心”也能看出她不愿意把其他花瓣上的露水碰掉。  ……  我:大家说得真不错……  “老师,我有问题!”我的话尚未说完,就见一直低头沉思的小阳边举手示意,边匆忙起身打断了我。大家都把疑惑的目光投向小阳。  “刚刚同学们不止一次地提到了小女孩不想把花瓣上的露水碰掉,所以‘小心’地摘,可是我仔细地想了一下,觉得摘下‘带露水的花瓣’,应该是不可能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立刻进行了激烈的辩驳:5  生:“怎么不可能,早晨花瓣上有露水有什么问题?”  生:“小女孩摘得很‘小心’,怎么不可能摘下带露

3、水的花瓣呢?”  生:“课文最后一段又一次提到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是想表达要把最好的、最鲜艳的花瓣送给母亲”……  “好了,我们先听听小阳的意见。”我示意大家停了下来。  小阳挠挠头,边比画着边说,大意是这样:“月季花的花瓣比较多,排列的也比较紧密,它们大多是立着,或者说几乎是垂直地排在花托上的。月季的花瓣不像荷花的花瓣那样大而伸展,那么,露水落在花朵上,应该是落在这些立着的几片花瓣上端,或者是花瓣的夹缝中,如果伸手去摘花瓣,露水就会因为花瓣的角度或者摘下花瓣时产生的震动而滑落。我想,这是任你如何‘小心’也不容易

4、避免的。”  我:噢,原来你是这么理解“带着露水的花瓣”,其他同学有意见吗?  一生反驳:我们可以把要摘的那片花瓣端得平一些,不让它立着,露水不就不会掉了吗?  小阳:花瓣之间那么紧密,你把这一片放平了,手指必然会挤压到其他花瓣,并很容易弄伤它们,小姑娘会那么做吗?  另一生:可以摘花朵外围的花瓣呀,那儿的花瓣相对舒展,并且向外也不会挤到其他花瓣,不就可以摘下带露水的花瓣了吗?  小阳:外围的花瓣虽然好摘些,但也是整朵花中比较“老”的,是最先凋谢的花瓣,小姑娘会送给妈妈吗?  一阵沉默,大家似乎都认同了小阳的意见

5、。  我:大家是怎么理解“露水”的呢?5  生:露水就是露珠啊,又大又圆的。  我:又大又圆,像苹果?(众生笑)  生:露水应该有黄豆粒大小吧,圆圆的、亮亮的。  生:不对,露水应该也可以是小的,一点点大的小水珠。哦!我知道了,老师,小阳认为会滑落的露珠个儿比较大,如果是小露珠,只有一两毫米大的小露珠,它沾在花瓣上根本不容易滑落。  小阳认真想了想,同意了他的意见,教室里一阵欢呼。谁知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小文:老师,不对!就算小女孩可以摘下带露水的花瓣,这段文字也还是有问题。  哦?大家的眼睛又瞪圆了。  小

6、文:从下文小女孩被“我”叫住所表现的“不知所措”和“惶恐”,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在这一段中,小女孩摘花瓣时并没发现“我”看到她了呢?  大家点头称是。  小文:那么“我”站在哪里才不会被小女孩发现?我想必然是远处,或者有遮挡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大家想想,露水是透明的,沾在花瓣上和花瓣顺色,即使站在小女孩面前也不容易看清露水在哪吧,“我”站得远,怎么能知道小女孩摘下的花瓣一定是带露水的呢?  大家面面相觑,都觉得小文的话有理,纷纷说作者写错了。  我:听大家讨论了那么久,似乎都认为“露水”和“露珠”是一回事儿,那么作

7、者为何不说“摘了一片带着露珠的花瓣”而要说是“5摘了一片带着露水的花瓣”呢?(短暂沉默)  生:我觉得它们是近义词,作者就是随便用了一个。  其余学生有的点头默许,有的若有所悟却又不知如何表达。  我:那你们知道露水是怎么形成的吗?  生:“我记得学《小露珠》时老师好像说过,露水就是在晴天的夜晚,太阳落山了,地面上的物体变凉了,空气中的水汽遇到冷的物体就凝结成一个个小水珠了。  生:这些水珠就像雨滴一样,有的落在花朵上,有的落在叶子上。  至此,学生对“露水”一词的理解可以作如下归纳:露水就是像下雨一样从天空落下

8、,有些物体上接到了露水,而有些物体上则没有,并且,露水就是雨滴样的球形的水珠。像这样的案例,学生在认识上就存在着根本性的偏颇,是任你如何引导也解决不了问题的。  我:好了,同学们,听老师来讲讲露水是怎么形成的吧。  在帮学生弄明白露水的形成后,我又让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回想生活中还有哪些“露水”现象。学生们很快举出了“烧开水,锅盖上的水蒸气”“冬天对着窗玻璃哈气”“冰箱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