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期青花山水艺术特征及成因解析

清前期青花山水艺术特征及成因解析

ID:31320225

大小:55.2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清前期青花山水艺术特征及成因解析_第1页
清前期青花山水艺术特征及成因解析_第2页
清前期青花山水艺术特征及成因解析_第3页
清前期青花山水艺术特征及成因解析_第4页
清前期青花山水艺术特征及成因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前期青花山水艺术特征及成因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清前期青花山水艺术特征及成因解析作为瓷绘艺术创作的主要题材,清朝顺治、康熙两朝青花山水在当时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下得到进一步创新发展。在继承前期文人旨趣的同时,无论从综合艺术性、釉色、工艺技法等都表现出当朝独特的艺术特点。笔者基于多年艺术创作和理论学习,对青花山水绘画艺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将短识拙见付诸笔下,望获各方家指正。一、青花山水艺术概况山水瓷画艺术较之花鸟等其他题材起步较晚,大概起源于唐代。而青花山水瓷画是在元代成熟青花瓷出现的基础上而诞生的,在当时仅作为人物图的配景出现,并未形成一定的气候。明

2、代早期,青花山水瓷画艺术亦未出现转机,仍然只是配合人物图而呈现。至明代永乐、宣德朝,青花山水瓷画才得以独立的艺术形式得以显现。明代中期青花山水艺术的主要形式为典型的“海浪仙山”题材,构图多为模式化,汹涌卷曲的海浪之上耸立着飘渺若仙的群山,典型器物为明代永乐双耳三足炉。明代晚期,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江南地区兴起大批具有较高文学修养的儒商士绅,他们热衷于品鉴文人绘画艺术,客观上推动了文人山水绘画艺术发展。而此期的青花山水也多为模仿文人山水绘画的艺术风格。二、清前期青花山水艺术特征清人叶梦珠言:“顺治初,江右

3、甫平,兵燹末息,瓷器之丑较甚于旧,而价愈十倍”。在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人们生产的积极性严重削弱,瓷器质量很差,大体上,清前期瓷绘产品更多是继承了明末天启、崇祯朝的艺术风格,其中包括青花山水绘画艺术。天启、崇祯两朝政局逐渐走向衰败,官窑生产几近停顿,山水题材的青花器甚少。与之相反,民窑在外销需求的刺激下打开了繁荣兴盛的黄金局面,彩绘瓷制作技艺和风格灵活多样,青花山水也呈现与以往不同的风格,之前富有吉祥寓意“海浪仙山”题材的青花山水瓷画一扫不见,随之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文人诗意的青花山水图景,如远山近水之间,一

4、叶扁舟独立于寒江之上,舟上无人横渡,景色凄凉空旷。专门研究瓷器纹样学的史者认为,绘瓷工匠们对于现实社会蕴藏着极大的反叛情绪,不堪于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不满于政治的腐败现状,故将对国之将亡暗示于青花山水之间。顺治、康熙朝在继承前朝青花山水文人意境的同时,也在不断开拓属于自己时代的典型特征。清前期青花山水,多数模仿古意,追寻宋元绘画名家的笔意,画工精者会在所绘山水图景之一角的诗文与款识,与文人绘画诗书画结合的形式意境相符。此期青花山水主要题材为渔樵耕读、山居图、杨柳山水图、溪山行旅图等。顺治朝饰有青花山水的器物

5、以瓶、罐、笔筒、炉为多,青花色泽浅淡纯正。绘画勾皴点染颇具法度,达到笔法细膩,意境突出的艺术效果,追求一种自然天成的意趣。康熙朝青花山水的典型器物以笔筒、方瓶、缸、瓶、盘、碗为多,青花色泽鲜艳明翠、浓淡色阶分明、层次丰富。青花山水的画法多为'‘斧劈皴”,精细之作也用披麻皴法。因时间跨度大,至少可分为早期和中后期,早期粗器颇多,采用勾线平涂的手法,笔意简率,层次感较弱。中后期采用纯熟的分水技法,层次日渐丰富。同时在西洋绘画的影响下,善用高光表现山体的阴阳向背,构图仍为传统的散点透视法。康熙山水画题材中的人物活

6、动丰富多样,如孤径漫游、泛舟江上、亭中对弈、悬崖观瀑等绘于瓷上。三、清前期青花山水艺术风格成因探究清前期青花山水艺术风格的形成深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时的社会政治格局、经济面貌、社会主体的审美风尚以及帝王个人喜好等,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青花山水艺术风格的形成。青花山水绘画艺术的肇始就以文人绘画为追模之范本,笔者经深入研究,试图分析出两个较为重要的艺术成因。受清初文人绘画艺术风格的影响。山水瓷画一直以来受文人画的影响颇深,青花山水亦不例外。自唐代以来,随着我国彩绘瓷艺术的兴起,山水瓷画一直向同时代的

7、文人画汲取养分,并很快形成了其洒脱自然的写意风格。清朝前期,文人绘画极为兴盛,概括洗炼的写意画风日益高涨,以“清初四王”为首的文人画意备受画界尊崇,同时,康熙帝对四王画风极为喜爱,对于移植及模仿至其他艺术载体持认同态度。官窑和民窑的画匠都极力效仿“四王”之作,故很容易在清前朝青花山水图景中寻找到模仿四王画作的痕迹。总之,清前期青花山水的尚古之风源于对姊妹艺术的借鉴和吸收。山水绘画很早就确立文人画的正宗地位,而青花山水艺术最早从绘画中获取养分。除了借鉴同时期的文人山水名家作品,另一个经济而便捷的途径便是向明末

8、清初的版画艺术学习。版面艺术在当时社会颇为风行,大多根据戏曲小说、神话故事等绘制,其中山水人物题材为其大宗。在康熙青花山水图景中可见版面中山水手法绘制的影子,有的部分借鉴,有的直接移植。如模仿版画的构图形式,或吸取某种绘画手法。如康熙时典型器物的山水图景中网格状水波纹与明末崇祯朝版画上的水纹一致。归根结底,明末清初的山水题材版画亦是在前朝绘画艺术的影响下形成盎然古意的,内蕴的"宋元古意”在有序的传承、相互间的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