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观

试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观

ID:31335993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8

试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观_第1页
试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观_第2页
试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观_第3页
试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观_第4页
试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观  摘要:恋爱和婚姻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课题,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对婚恋的一些基本问题如何认识与评价,不仅会影响其婚恋行为,甚至会影响其一生的进程。而恋爱、婚姻不仅是一种个体行为,同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势必会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的制约,使之带有一定的社会性与时代性。近年以来,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逐渐发展壮大,其生活发展状况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婚恋观,有利于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婚恋观;社会互动  中图分类号:C91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129-02  在以往社会,婚姻并非是个人的

2、私事,选择谁与自己终生相伴,也不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喜好和意志,而更多地受家庭制度、社会价值和风俗习惯的制约。择偶也因此成为家庭社会学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当代中国还在经历着剧烈的社会转型――由封闭的传统农业社会向开放的工业社会转型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就必然带来人们相应的婚恋文化与婚恋观念的变化,导致婚姻观念与行为的多元化。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尤其是打工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的婚恋模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农民工的婚恋问题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6  社会互动就是人们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是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行动做出反应的一个社会过程。社会交换理论曾对人们

3、的社会互动做过经典论述。罗素等人提出的交换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交换的关系所决定的交换过程[1]。个人利益是人们之所以相互交往背后的普遍动机。人们相互之间在进行社会互动时,普遍追求的是“社会利润”最大化。这一理论有利于帮助我们认识和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观的现状与变化趋势。  一、已有研究回顾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具有农村户籍,在城市从事非农职业的16周岁以上的劳动者。在这一群体的身上,印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在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下出生,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从小接受以城市文明为载体的现代知识教育,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开始个人职业生涯,等等

4、。因为计划生育家庭孩子数量少,这批青年从小在家庭中就是小皇帝、小公主,集万千宠爱如一身,虽然家庭经济上不一定很宽裕,但自小衣食无忧,没有受过多少委屈,也没有多少生活经验。在国内,王春光是较早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学者[2],但在世纪之交的时候,相关研究非常少见。自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之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甚至文学等学科都加大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研究已经走过了对群体状况简单描述的阶段,进入相对深入的研究时期[3][4]。另一方面,我们发现,既有的研究虽然拓展了新生代农民工研究的问题视域,但其中影响较大且方法规范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少见,理论对话意识的不足使得不少

5、研究停留在探索性阶段。6  实证数据说明人们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刻板印象是不准确的。《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总结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如下特征:(1)受教育程度较高。新生代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已经占70%,高中文化程度的占8.7%。(2)新生代农民工逐渐丧失了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技能。这些农民工尽管在户籍上仍然归属于农民,但是他们中的多数人实际上从离开学校后就进城务工了,很少参加农业劳动,不具有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和经验。(3)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的情结弱化,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已日趋城市化。新生代农民工代表着农民工的主流,正发生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

6、,由“城乡双向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寻求谋生”向“追求平等”转变[5]。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观的实证分析  为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状况,笔者做了一项专题问卷调查。这次调查覆盖长三角地区,希望通过上海市与浙江省、江苏省的比较,多维度透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为了比较分析,调查对象不仅包括新生代农民工,还包括生于1960年之后1980年之前的农民工,以及生于1980年之后的大学毕业生外来工,851份有效问卷包括“80前”农民工126份,“80后”大学生外来工124份,新生代农民工601份。调查问卷数据用SPSS17.0统计分析。  从统计数据来看,不同地域、不同外来工群体认

7、识恋爱对象的方式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绝大多数都希望“自由恋爱”。而不同地域、不同外来工群体对于通过什么方式认识恋爱对象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对于沪苏浙外来工,“倾向于认识恋爱对象的方式”与“外来工群体类型”变量统计相关显著(见表1)。其中,“80后”大学生外来工选择“自由恋爱”6的比例最高,而“80前”农民工选择“自由恋爱”的比例最低,新生代农民工居中。上海市外来工群体类型与“倾向于认识恋爱对象的方式”统计不相关。  近些年来,都市“剩男”、“剩女”现象越来越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