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凉山感受创造的魅力

走进大凉山感受创造的魅力

ID:31336521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8

走进大凉山感受创造的魅力_第1页
走进大凉山感受创造的魅力_第2页
走进大凉山感受创造的魅力_第3页
走进大凉山感受创造的魅力_第4页
走进大凉山感受创造的魅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走进大凉山感受创造的魅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走进大凉山感受创造的魅力  摘要:将地方民族民间文化的美术传承纳入小学美术教学课堂,融进儿童美术教育中,对于教学者和受教者来说,不仅仅是单纯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而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可以说是在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凉山彝族文化与麻线艺术教学实践探索为主线,阐述了将民族民间文化与美术教育相结合,以拓展地方美术课程的观点。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育;欣赏与传承;凉山彝族文化;麻线艺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凡到过凉山的西欧人众口一致将这里称为“独立课罗”,是汉文化海洋中的一个相对封闭的文化孤岛。有人说:“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也是

2、永恒的。”是啊,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民族的东西传承下来呢?因此我马上收集了许多彝族相关的历史和资料。让我惊奇的发现原来就在我的身边有那么多丰富的悠久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如,彝族有自己的文字和古籍,有民俗民风、民族风、火把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婚俗文化、丧葬文化、酒文化、民间技法、民间民族体育文化、民族民间故事、祭祀和信仰、传统礼仪习俗,甚至有自己传统的工艺美术。这么多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什么不拿来为我们所用呢?为什么不让更多的人了解彝族,认识彝族悠久的民族文化呢?但这些丰富的民族内容怎么样融入我们的美术教学中,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

3、方面进行分析。  一、一个闲聊引发的思考6  这个话题是由一次闲聊中来的。因为假期的凉山之行,讲到凉山风光的美丽,再讲到人,然后不可思议的提到过去的一个同学。同窗四年,一直不知道她是什么地方的。每一次坐火车回家,为了不让同学知道她家在凉山,她居然提前两个站下车,一种自卑一直笼罩着她。同学都以为凉山是一个很可怕的地方,可这次凉山之行才知道,那是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虽然讲的是别人,但我也感到一种莫名的失落。不仅仅是她,还有许许多多像她一样的彝族姑娘,正脱掉自己富有特色的外衣,内心对本土文化充满了质疑,而逐步淡忘,甚至导致心理的自卑自

4、残乃至民族精神的彻底失落。这一切都在加速剥离着国人民族文化的内核。我们充满个性的,曾引以为自豪的中国文化也正在遭遇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流失,孩子吃的是肯德基,看的是漫画。于是,如何守住自己民族文化的“根”,成了我们这代教育人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通过凉山彝族文化资源感受创作题材的美  凉山彝族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高山深谷中的一片神奇土地上。在这里,彝族人民繁衍生息,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神奇传说的土地拥有着最古朴、最浓烈、最独特的文化传统。他们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结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一切有形的物质文化和无形的精神文化完

5、全有别于汉民族。19世纪末20世纪初,凡到过凉山的西欧人,众口一致将这里称为“独立课罗”6,是汉文化海洋中的一个相对封闭的文化孤岛。在彝族民族五彩斑斓、别具一格的文化中,作为一种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的木器尤具特色。在中国50多个少数民族文化系统中,凉山彝族是唯一保持浓厚木器文化的民族。在那里,有着相对封闭的居住环境,让历史奇特地定格在多种不同社会形态,保留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农奴社会、封建社会等历史痕迹。古老浑厚的大凉山,窈窕多情的阿咪子,剽悍、豪放的彝族男子,身披查尔瓦(羊毛披毡),他们有大山般的性格,神鹰般的气质,特别是那浓

6、郁的民族文化和质朴的人文风情,陶醉、感动着我。这也让我思考如何将家乡的民族文化融入我校创设的校本课程情境教学中,从整体上着重于民族文化的开发于启蒙。让大都市的孩子了解和认识民族文化,培养孩子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对审美的追求,使孩子在思想上更好地建立起人与世界和谐美好的联系。  李政道先生提出:“五千年黄土文化值得我们骄傲,一个抛弃祖先的民族是不会有前途的,但一个只依赖过去的民族也是没有发展的。”时代呼唤创造。由此,我们根据传统的民俗民风、民族风情、火把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婚俗文化、丧葬文化、酒文化、民间技法、民间民族体育文化、

7、民族民间故事的题材内容进行了情节的创编,让孩子的创作题材亲近自然,再现生活,感受题材创造的美。  三、走进凉山彝族文化,感受材料创新的美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我们带着一双审美的眼睛去看世界,世界就会变得可爱起来。在创作过程中,因为凉山民族文化大多停留在原始生态阶段,像未加工的天然宝石,要想表现出民族豪放不羁的6风情,体现天然粗犷、豪放、独特的美感,我们对我们曾经的表现手法进行了重新的思考与尝试,最后我们从工艺漆器艺术、服饰艺术、竹编艺术、皮器艺术得到启示,传统文化中彝族人们喜欢用红、黄、黑三种颜色为基调

8、,在酒、餐具、刀具、马具、乐器等物品上绘成各种图案,所以我们就利用彝族漆画和木刻艺术在木板上表现凉山题材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保留了传统画种木刻和凉山漆画的优美元素,使其具有现代感、时尚感和童趣化。我们又从彝族服饰中彝族家姑娘绣制图案从而想到利用“麻线、麻袋”这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