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1340288

大小:791.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1-08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芝华中学17-18高二年级历史科第一次阶段考试卷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A.儒、道、墨、法B.道、法、墨、儒C.法、儒、道、墨D.墨、儒、法、道【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2、百家争鸣。“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是指道家学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是指法家学派、“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是墨家学派、“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是儒家学派,故答案选择B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要思想2.2.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说:“孔子常说仁义,若是人们实行此种道德,世上也就不会有什么斗争了。”这主要是因为孔子主张A.维护周“礼”,稳定社会秩序B.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C.以德治民,缓和社会矛盾D.主张改良政治制度,推动社会发展【答案】B【解析】伏尔泰的意

3、思很明确,就是人们都实行仁义,人人都有仁义之心的话,人们之间就会和谐,不会有争斗,就可以建立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故答案选B。题干提及的孔子的“仁”,不是“礼”的思想,排除A;C是孔子提出的统治阶级的治国思想,不符合题意;D也是孔子的主张,但不符合题意。-17-3.3.西方学者称科举制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这主要是因为科举制度A.利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各级官吏,有利于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B.将读书与做官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C.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D.营造了尊师

4、重教、勤奋学习的社会氛围【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和公正,故A项正确;BD项包含在A项之中;C项是科举制的弊端,排除。4.4.明朝天顺年间,山西的一个正五品官员刘翀娶了一个再婚的老婆,在重视贞节的当时是违背道德规范的,因此被人检举了,一直告到了京城。就这么一件小事,就引得明英宗亲自干预,下令将刘翀逮捕来京城,下狱审讯,最后将刘翀削职为民。这里的“道德规范”应是A.民族气节B.克己复礼C.宋明理学D.依法治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明

5、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对于社会伦理进行了严格的束缚,主张寡妇不再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相关的思想;从对材料“娶了一个再婚的老婆”“最后将刘翀削职为民”来看,这种道德标准是宋明理学,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民族气节和依法治国,故AD项明显错误;B项是孔子的主张,认为回到西周的等级秩序当中去,故排除。【点睛】“娶了一个再婚的老婆”“最后将刘翀削职为民”是解题的关键。5.5.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最大差别是前者A.认为道掌握在儒家而非皇帝手

6、里B.批判帝王为无道之君C.否定帝权D.提倡法治和众治【答案】C【解析】-17-【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与反思,但由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故C项正确;不管是宋明理学还是明清之际思想家都属于儒家思想代表,故A项错误;明清批判思潮主要是反对君主权力过大,故B项错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尚未提出法治的思想,故D项错误。6.6.五四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观点哪

7、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答案】B【解析】材料论述的是李贽,反对孔子作为圣人标准,B正确;A是孟子思想;C是归纳顾炎武思想;D是朱熹思想。7.7.有人这样评价一部先秦文学著作:“其民歌部分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它推动诗人、作家去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而不是把文学堪称流连光景、消遣闲情的东西”。该著作是A.《诗经》B.《离骚》C.《春秋》D.《山海经》【答案】A【解析】春

8、秋末年的《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古朴,现实感强,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故答案为A项。《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排除B项;《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排除C项;《山海经》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排除D项。8.8.反串名人李玉刚根据自己的特点,对传统京剧名段《贵妃醉酒》进行了全新的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