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时效工艺方案

振动时效工艺方案

ID:31346633

大小:80.0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8

振动时效工艺方案_第1页
振动时效工艺方案_第2页
振动时效工艺方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振动时效工艺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振动时效工艺方案一.振动时效的特点振动时效的实质是以共振的形式给工件施加附加动应力,当附加动应力与残余应力叠加后,达到或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时,工件发生微观或宏观塑性变形,从而降低和均化工件内部的残余应力,并使其尺寸精度达到稳定。其特点有:1.投资少2.生产周期短3.使用方便4.适应性强5.节约能源,降低成本6.机械性能显著提高7•符合环保要求8.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自动化。9.可避免金属零件在热时效过程屮产生的翘曲变形、氧化、脱碳及硬度降低等缺陷。二.振动时效的机理a)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振动时效使零

2、件产生塑性变形,降低和均化残余应力并提高材料的抗变形能力,无疑是导致零件尺寸精度稳定的基木原因。由振动时效的加载试验结果可知,振动时效件的抗变形能力不仅高于未经时效的零件,也高于经热时效处理的零件。b)从微观方面分析,振动时效可视为一种以循环载荷的形式施加于零件上的一种附加的动应力。c)从错位、晶格滑移等金属学理论上解释,其主要观点是振动时效处理过程实际上是通过在工件的共振状态下,给工件的每一部位(晶格)施加一定的动能量,如果施加的这个能量值与微观组织本身原有的能量值Z和,足以克服微观组织周围的井势(

3、恢复平衡的束缚力),则微观区威必然会产生塑性变形,使产生残余应力的歪曲品格得以慢慢地恢复平衡状态,使应力集中处的错位得以滑移并重新钉扎,达到消除和均化残余应力的口的。三.振动时效工艺过程A.振动工艺装备如图所示:它是将一个具有偏心重块的电机系统(激振器)用卡具安放在工件上并将工件用胶垫等弹性物体支承。通过主机控制电机并调速,使工件处于共振状态。一般工件经30分钟的振动处理即可达到调整均化残余应力的口的。打印机

4、」°°D——主机主机:控制电机的启动及调速、信号的收集、处理、显示及打卬参数激振器:强迫工件

5、振动并将电机转速及激振频率反馈回主机拾振器:把振动响应如加速度幅值等反馈回主机卡貝:将激振器牢牢固定在工件止确位置上胶垫:隔振、降噪,防跑件B.工艺选择1、激振频率:选择共振区别明显处,一•般铸件可以采用中频人激振力,焊接件可分频激振。3、激振时间:振动的前10分钟残余应力变化最快,20分钟后趋于稳定,一•般认为处理20-40分钟即可。工件重量(T)<11-33-66-1010-50>50振动时间(min)101520253030-40侖緇魏鹿註支撑点应该在工件振动节点上’激振点一般在两点支撑点5、用

6、振动时效过程中测出的动态参数曲线,根据曲线的变化、现场,及时判断振动效果,是国内外推荐认可的方法。振动时效最重要的几个参数是:“支撑点、振型、激振点、拾振点、加速度、固有频率、时间。”其中振动加速度、共振频率、共振时间是决定时效工艺效果的主要参数。振动时效的实质,是在工件的低频亚共振点,稳定地亚共振振动15-30分钟左右,使共振峰出现变化,内部发生微观的弹性塑性力学变化,从而实现时效目的。一.振动时效设备工作过程以ZS2004振动时效设备为例(用大型工件做例子)ZS2004液品型控制器2、3、设备工作

7、过程:振前处理:设备口动寻找工件的共振峰,并把振前a-n过程曲线存储起来,由分析程序确定激振频率,过程和曲线会显示在液晶屏上。AA时效处理:设备自动进行,根据不同工件自动决定处理时间,并把a-1过程曲线存储起来,过程和曲线会显示在液晶屏上。振后处理:设备自动对处理后的工件进行振动扫描,并把振后a-n曲线存储起來,过程和曲线会显示在液晶屏上。打印处理:把a-t,振前a-n,振后a-n曲线打印出来,供对比、判断和留存。联系人:储吉彬电话:0531-856692301396913824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