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热学 第2节 固体液体和气体(选修33)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热学 第2节 固体液体和气体(选修33)

ID:31351238

大小:733.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1-08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热学 第2节 固体液体和气体(选修33)_第1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热学 第2节 固体液体和气体(选修33)_第2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热学 第2节 固体液体和气体(选修33)_第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热学 第2节 固体液体和气体(选修33)_第4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热学 第2节 固体液体和气体(选修3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热学 第2节 固体液体和气体(选修3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第2节固体、液体和气体(1)大块塑料粉碎成形状相同的颗粒,每个颗粒即为一个单晶体。(×)(2)单晶体的所有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3)晶体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是因为晶体的物质微粒是规则排列的。(√)(4)液晶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5)船浮于水面上不是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6)水蒸气达到饱和时,水蒸气的压强不再变化,这时,水不再蒸发和凝结。(×)(7)压强极大的气体不遵从气体实验定律。(√

2、)突破点(一) 固体、液体的性质1.晶体和非晶体(1)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但不是在各种物理性质上都表现出各向异性。(2)凡是具有各向异性的物体必定是晶体,且是单晶体。(3)凡是具有确定熔点的物体必定是晶体,反之,必是非晶体。(4)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液体表面张力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

3、精准扶贫”形成原因表面层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表面特性表面层分子间的引力使液面产生了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好像一层绷紧的弹性薄膜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上的各条分界线表面张力的效果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而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球形的表面积最小[多角练通]1.(多选)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

4、体是各向同性的解析:选BC 金刚石、水晶和食盐是晶体,玻璃是非晶体,A错误;晶体的分子排列规则,且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的分子排列不规则,且没有固定的熔点,故B、C正确;单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多晶体和非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的,故D错误。2.(2017·漳州模拟)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的有(  )A.吹出的肥皂泡成球形B.硬币能漂浮于水面上C.滴入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D.在完全失重的环境下,熔化的金属能收缩成标准的球形解析:选C 吹出的肥皂泡成球形,硬币能漂浮于水面上,在完全失重的环境下,熔化的金属能收缩成标准的球形,都是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滴入

5、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是自由扩散的结果,与表面张力无关;故选C。3.(多选)(2017·安徽六校联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异性,非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同性B.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C.液晶既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又跟某些晶体一样具有光学性质的各向异性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也减小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

6、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解析:选BC 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是各向同性的,故A错误;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分子数等因素有关,内能不同,温度可能相同,则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故B正确;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故C正确;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减小,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D错误。突破点(二) 气体压强的产生与计算1.产生的原因由于大量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而碰撞器壁,形成对器壁各处均匀、持续的压力,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气体的压

7、强。2.决定因素(1)宏观上:决定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2)微观上:决定于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3.平衡状态下气体压强的求法液片法选取假想的液体薄片(自身重力不计)为研究对象,分析液片两侧受力情况,建立平衡方程,消去面积,得到液片两侧压强相等方程,求得气体的压强力平衡法选取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得到液柱(或活塞)的受力平衡方程,求得气体的压强等压面法在连通器中,同一种液体(中间不间断)同一深度处压强相等。液体内深h处的总压强p=p0+ρgh,p0为液面上方的压强  4.加速运动系统中封闭气体压强的求法选取与气体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