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综合抗裂技术应用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综合抗裂技术应用

ID:31355966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综合抗裂技术应用_第1页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综合抗裂技术应用_第2页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综合抗裂技术应用_第3页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综合抗裂技术应用_第4页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综合抗裂技术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综合抗裂技术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综合抗裂技术应用  摘要: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道路是一种重要的道路结构形式,此类型道路在结构稳定性与形成载荷刚度等方面有着理想的表现,能够有效适应常规载荷水平下的行车需求。路面裂缝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影响道路质量与车辆通行的重要问题,不能对路面裂缝进行有效的预防与及  1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综合抗裂技术分类  1.1抗裂型沥青面层  (1)沥青面层厚度提升。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主要特征是沥青面层较薄,因此在较高形成载荷的作用下往往难题提供足够的支撑力,路面抗压性能较弱,在载荷与环境的侵蚀下极易出现裂缝问题。通过提升沥青面层厚度,能够更为有效的调节面

2、层应力分布,环节底层应力集中,降低道路结构承受的爆裂压力。相关数据表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厚度超过20cm时,路面位置出现反射裂缝将大幅降低。  (2)配置高抗裂性能材料。抗裂性沥青面层的主要特征是材料载荷表现性能水平较高,相应抗裂目标的实现主要通过材料性能的改良来实现。通过路面材料的选取、加工以及配比等途径制备高抗裂性能材料,具体包括:①在路面铺设中使用改性沥青材料,全面提升路面混合料的韧性水平,使其在行车载荷下不易出现应力崩溃;②使用路面沥青混合料添加剂,通过材料加筋原理提升路面聚合度;③改变沥青材料的配比数值,合理选用配比级别,提升其综合抗裂性能。6 

3、 1.2抗裂型基层  (1)低剂量骨架嵌挤水稳碎石。此类型基层结构通过降低基层材料水泥用量的方法,控制材料干缩能力和温缩能力,抑制水稳碎石的不良化学反应,控制材料自身的温度、降温幅度以及水分含量的变化。同时,设计骨架嵌入结构的水稳碎石,以减少骨料间摩擦力,以弥补因水泥用量减少所消耗的强度和模量。  (2)柔性基层。柔性基层的主要类型包括密级配沥青碎石ATB-25以及开级配沥青碎石AM-25,柔性基层的优点在于柔性强、变形能力强,而且能够起到消散应力的作用,改善其他层面的应力集中问题。  1.3抗裂型界面层  (1)应力吸收层的铺设。应力吸收层是铺设于路面与基

4、层间的应力缓冲材料界面。应力吸收层的材料在弹性模量与伸缩延展性较强,能够将路面承受的载荷有效吸收并分散,从而解决局部载荷形成的裂缝问题,抗裂型界面应力吸收层施工常使用满铺方式进行。  (2)铺设玻璃纤维格栅。玻璃纤维格栅材质耐腐蚀、耐高温,而且抗压性能好、模量高,能够与沥青材料很好地融合在一起。铺设玻璃纤维格栅一般在开裂基层上进行,铺设后该层面沥青底部的拉应力将得到有效缓解,由此而产生的裂缝也将逐步消除。  (3)铺设土工织物。土工织物延展性强,而且耐撕扯,可以将多种材料很好融合在一起,提升路面施工材料的整体融合性和强度,缓释裂缝处应力集中问题。土工织物成本

5、低,并且有隔热和保温作用,可以有效防治基层温度出现剧烈变化,并降低基层水平位移幅度。6  2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综合抗裂技术的应用  2.1试验段概况  某半刚性基层公路路面反射裂缝类型为贯穿裂缝,横向贯穿路面。结合前期路面裂缝问题勘测结果,现针对裂缝路段拟定5区段抗裂技术应用试验,在划分的5个区段内应用不同的综合抗裂技术,同时设置对比路段对结果进行检验。在进行试验前,对既有裂缝进行处理,裂缝宽度大于5mm的进行灌缝处理,小于5mm的裂缝进行乳化沥青灌入处理,同时完成基本的路面清理工作。  2.2综合抗裂技术试验方案  本次试验拟定的5区段综合抗裂技术应用方案

6、如下:  (1)聚酯纤维混合料抗裂技术。聚酯纤维混合料的能够通过纤维与沥青混合料之间的加筋作用,实现路面结构整体韧性与抗裂性的提升。  (2)土工织物抗裂技术。土工织物具有较高的材料强度与延展性,能够全面分散路面结构集中应力,降低局部行车载荷水平,降低出现裂缝问题的概率。  (3)AR-SAMI抗裂技术。AR-SAMI材料弹性模量小、变形能力大,能够通过自身的延展作用实现应力缓冲,降低潜在裂缝位置的应力影响。  (4)玻璃纤维格栅抗裂技术。抗拉强度高、延伸性低,可以起到转移基层开裂位移的作用,降低基层开裂应力。  (5)沥青碎石基层AM-25抗裂技术。柔性与

7、变形能力强,可以作为应力消散层。  2.3试验段铺设方案6  试验段材料按照上述设计方案选择,具体铺设参数如下:  1)聚酯纤维混合料铺设长度500m,桩号K65+135.5-K64+637.5  2)土工织物铺设长度700m,桩号K66+550-K66+266(桩号)  3)AR-SAMI应力吸收层铺设长度500m,桩号K64+640.5-K65+155  4)玻璃纤维格栅铺设长度350m,桩号K65+167-K65+530  5)沥青碎石基层AM-25铺设长度200m,桩号K60+360-K58+560  6)对比路段铺设长度600m,桩号K66+750

8、-K67+350.5  2.4结果分析  在试验路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