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钾量水平及施用方法对超级稻特优582产量的影响

不同施钾量水平及施用方法对超级稻特优582产量的影响

ID:31356308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不同施钾量水平及施用方法对超级稻特优582产量的影响_第1页
不同施钾量水平及施用方法对超级稻特优582产量的影响_第2页
不同施钾量水平及施用方法对超级稻特优582产量的影响_第3页
不同施钾量水平及施用方法对超级稻特优582产量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不同施钾量水平及施用方法对超级稻特优582产量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同施钾量水平及施用方法对超级稻特优582产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明不同生态条件下钾肥运筹,即在一定氮、磷施用量的基础上,不同施钾量及施用方法对广西超级稻特优582产量的影响,为超级稻的栽培钾肥运筹提供理论依据。[结论]超级稻特优582在早造钾肥施用量为225kg/hm2(基肥∶分蘖肥=5∶5);中造钾肥施用量为225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5∶3∶2);晚造钾肥施用量为225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5∶3∶20)时容易获得较高的产量。  关键词超级稻;特优582;钾肥;施用量;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

2、2016)14-0020-01  钾素是实现水稻稳产增产的重要营养元素,在水稻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提升等方面4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长期以来,前人对水稻钾肥施用做了大量研究和实践,但是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水稻品种对钾肥的施用量、施用时期又略有差别。而推广和应用超级稻,是广西乃至全国提高水稻单产、稳定总产,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策略[2],特优582是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杂交稻品种,2009年通过广西品种审定[3],特优582属于感温型迟熟品种,生育期较长,特优582在桂北稻作区宜作早稻或一季稻种植[4],为此,2012年引进该品种进行钾肥施用量试验。通过不

3、同的处理试验找到适合该品种高产的钾肥施用量及施用方法,以期为超级水稻高产高效生产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在广西农业科学院桂北分院进行。2012年3月引进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所育成的超级稻品种特优582为试验材料。  1.2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即处理1(CK):施钾0kg/hm2;处理2:施钾225kg/hm2(基肥∶穗肥=5∶5);处理3:施钾300kg/hm2(基肥∶穗肥=5∶5);处理4:施钾375kg/hm2(基肥∶穗肥=5∶5);处理5:施钾225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5∶3∶2);处理6:施钾300kg/hm2

4、(基肥∶分蘖肥∶穗肥=5∶3∶2);处理7:施钾375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5∶3∶2)。纯氮用量为270kg/hm2,纯磷用量为135kg/hm2,3次重复,完全随机区组,共计21个小区,小区面积20m2。种植密度22.5万蔸/hm2,四周筑高0.15m,宽0.20m,田埂用塑料薄膜包裹,用以隔水隔肥,重复间留走道0.40m。  1.3试验方法  分早造、中造、晚造3个不同时期种植,每个种植时期7个处理。氮肥按照基蘖肥∶穗肥=6∶4,基肥∶蘖肥=6∶4施用。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寸水返青,浅水分蘖,适时烤田。病虫害等田间管理与生产大田一致。  2结果与分

5、析  从表1可以看出,在早稻种植中,处理2的产量水平最高,它和处理5、7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4  从表2可以看出,在中稻种植中,处理5的产量水平最高,它和处理2、4间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从表3可以看出,在晚稻种植中,处理5的产量水平最高,它和处理1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处理6、4和处理1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3结论与讨论  根据不同种植时期的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处理较不施钾肥处理增产,说明增施钾肥能有效提高水稻产量,但过量施钾肥则对产量会产生不利影响[5]。在一定氮、磷施用量的基础上,超级稻特优582在钾肥施用量为225kg/hm2  (下转第23页

6、)  时产量较高。水稻早造钾肥施用时期(基肥∶分蘖肥=5∶5);中造钾肥施用时期(基肥∶分蘖肥∶穗肥=5∶3∶2);晚造钾肥施用时期(基肥∶分蘖肥∶穗肥=5∶3∶2)时容易获得较高的产量。针对超级稻在桂北稻作区超级稻的钾肥施用方法,确定了其在不同种植季节的合理施用量。下一步还应继续研究超级稻的氮磷钾的不同施用量分配比对产量的影响。  4参考文献  [1]鲁艳红,廖育林,聂军,等.五年定位试验钾肥用量对双季稻产量和施钾效应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20(3):598-605.  [2]邓国富.广西超级稻研究现状及育种对策[J].广西农业科学,2006,

7、37(3):218-220.  [3]卢宏琼,黄运川,陈荣林,等.感温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582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J].种子,2011,30(3):117-118.4  [4]袁隆平.水稻强化栽培体系[J].杂交水稻,2001(4):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