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香菇栽培技术

大棚香菇栽培技术

ID:31356845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大棚香菇栽培技术_第1页
大棚香菇栽培技术_第2页
大棚香菇栽培技术_第3页
大棚香菇栽培技术_第4页
大棚香菇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棚香菇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棚香菇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大棚香菇栽培技术,包括棚室建设、发育期气象指标、冬季菌棒培养期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香菇;大棚;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4-0091-01  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很多菜肴的主要食材。香菇有很多品种,按气象因素区分,有低温菇和高温菇,具体体现在出菇期是适宜高温期还是低温期。香菇不同品种,生育期不一致,有生育期长和生育期短的品种。不同品种的材质不尽相同,有的口感好,有的口感不好,耐储程度

2、不尽相同,价格差别很大。有的品种产量高,价格高,有的则不然。  目前,大棚香菇生产发展很快,销售供不应求,资金回流和效益都很好。辽东山区香菇生产已成为当地特色设施农业的主导产业,规模和产量不断扩大,销路很广,效益非常好。生产形式大多以个人经营的生产合作社形式为主,除菌源外购外,其他完全由自己生产。大棚生产是香菇生产的主要形式,除原料加工外,所有生产过程都在棚内进行。5  从1年来对大棚香菇生产情况的了解来看,大棚香菇生产虽然是一个比较好的致富门路,但是风险也很大,风险主要是来自于对气象条件的控制和掌握。冬季是菌棒培养生产期,这个时期

3、主要与大棚温度有关,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容易出现高温烧菌现象,控制不到位,短时间内还可能造成毁灭性的后果。等到出了培养棚基地,香菇生长对光、温、水都有要求,最严重的是干死现象和杂菌感染。尤其是在出菇和养菌转换期,要严格掌握棚内温、湿度情况。从目前情况来看,大棚香菇生产的多数单位设施现代化水平都不高,仅具备基本设施条件,特别是几乎没有棚内条件自控条件,完全依靠人工进行,除费工费力外,还存在失控的风险。因此,探索大棚香菇生产中所涉及的气象问题解决方法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大棚香菇生产过程包括从原料加工到出菇结束,主要生产环节有:原

4、料加工―装袋―消毒―接菌―进培养棚―通氧―出棚―生产棚―注水―出菇―养菌―注水―出菇―结束。具体为12月开始制棒接菌入保温大棚养菌,次年5月初菌棒培养结束开始移入出菇遮荫棚准备出菇,10月末出菇期基本结束。大棚香菇对环境气象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其中菌棒培养期主要是温度的控制,大棚需有增温和防风条件,出菇生产期要求棚内温湿度和菌棒的水分要适宜,同时还需要少量的光照和通风条件。  1棚室建设  需有原料加工的场地、制作车间大棚、养菌大棚、大地出菇棚、冷库等主要设施,附加办公、职工技术人员住宿、仓库等条件。所需设备有粉碎机、制棒机、消毒锅、

5、接菌器、锅炉、通风机、加温机、给水泵、水井等[1]。  2大棚香菇发育期气象指标  香菇菌柱培养期在12月至次年4月期间进行;菌柱培养期完全在避光暖棚中进行;菌丝生长期适宜温度范围4~13℃,最适温度9~10℃5;空气湿度范围40%~80%,适宜湿度60%。菌棒内控制温度指标为3~20℃。  3冬季菌棒培养期管理  3.1菌棒培养暖棚形式  培养菌棒的暖棚结构:一般是钢架结构,高约4m,宽8m,全封闭式。棚顶和周围内侧是防老化的厚塑料,外侧蒙盖防寒被,棚顶和四周有通风口,棚的一头为进入门,有防寒被隔层,棚内地面铺有厚塑料,即整个大棚

6、都在防寒设施中包裹。  3.2菌棚控温  在温度升降过程中,菌棚内的温度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另外,按要求菌棚内每个位置的温度应该是均一的。但实际是不可能的,如靠棚边的地方,温度就低,中间的地方就高,靠近门口的地方,因常因生产活动,总开门,有冷风进入。另外,在菌垛底层因受地温影响菌垛上层温度会高于底层的温度[2-4]。这些因素导致菌棒生长状况不均衡,均需人工监管。常通过倒垛、调换位置方式解决。此外,还应注意通风口,在通风过程中,通风口棚内温度变化大,内部则小。  3.3菌垛温度  菌垛是指在菌棒接菌之后,需要统一放置在暖棚中进行菌

7、丝的培养。菌棒放置在暖棚中进行菌丝的培养。菌棒放置形式是码成垛,靠近地面的底层为4个柱,之上每层为3个柱,大约摆8层,这就产生了不同层次间有温度差。低层低,表层低,中间层就略高,经过测定,地面层可比上层温度低2℃5左右。在倒垛时,需要把底层棒摆在上头,上下进行位置调换,通风口、棚边、门口的菌棚向中间调整。因此,因棚内各点温度的不同,会导致菌棒的发菌质量,同时会增大成本和工作量及管理上的复杂性[5-7]。  4结语  通过研究,得知香菇生产阶段主要是2个阶段:一是冬季菌棒生产阶段,二是夏季出菇期生产阶段。菌棒生产阶段关键气象条件是温度

8、,需要观测棚内温度和菌棒菌袋内部的温度,以菌袋内部温度为准。菌棒冬季存放方式是垛式摆放。大棚为避光式暖棚,钢架结构,有通风口等设计,大棚内各点温度有一定差别,每垛上下层次之间也有温差。调控原则尽量一致,调控措施主要靠调换位置或增加挡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