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设计探讨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设计探讨

ID:31357851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设计探讨_第1页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设计探讨_第2页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设计探讨_第3页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设计探讨_第4页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设计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设计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设计探讨  摘要: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设计是当前各个地市设计公司面临的挑战,伴随太阳能发电设备的降价及国家的鼓励政策,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用户开始利用光伏太阳能来发电,并根据容量多少接入相应电网。作为设计者而言,合理的并网设计是高效利用能源的前提。文章以110kV电网接入为例,探索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设计相关要素。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设计;太阳能发电;发电设备;电网建设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615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0-0008-02DOI:10.13535/j.cnki.

2、11-4406/n.2016.20.004  太阳能资源是当今发电系统中重要的无污染清洁能源,光能资源的利用不仅可以解决当前电力短缺的问题,同时可以从环境上改善民生,促进电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作为电力需求的大国,中国在光伏发电技术上的应用逐步走向前列,其入网设计等级涵盖当前的各个电压等级。作为输电网重要的电压等级110kV,其光伏电能的并网更是从客户配电端输送电流,将实现光伏电能的最大利用化。  1设计要点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主要涉及光伏接入电压等级、接入路径选择、变电站入网稳定计算、变压器通信控制光缆、环境评价、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

3、分析。6  从以往的设计出发,如《黄石铁山光伏接入系统可研报告》,其从接入系统的电压等级、路径选择、稳定计算条件、通信设备及投资估算方面做了分析,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分布式发电并网的相关要求。但从深度出发,该可研报告仍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深化研究,本文从该可研报告出发,分析分布式发电并网设计的深度探索研究,以期望更好地做好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工作。  1.1设计入网问题  接入电压等级及接入变电站选择是分布式光源并网的重点,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给出的分布式电源接入相关要求,从电网优化设计方案出发,综合合理考虑周边电网的结构、周边的路径现状及城市规

4、划布局。如本文提到的黄石铁山光伏接入系统的装机容量为50MVA,同时考虑周边无35kV电压等级,考虑从110kV电压接入。黄石铁山光伏接入系统周边有2座220kV变电站、2公用3专用共5座110kV变电站,设计从间隔使用及扩建角度出发,考虑了110kV、220kV变电站实际间隔情况,然后根据变电站的距离、运行情况、线路及变电站的负载率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了设计的最终接入变电站。  1.2设计路径问题6  路径选择是接入系统报告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可行的路径及最优的路径方案,不仅要满足国网要求的线路典型设计(双联络、单环网、

5、双辐射等),更要使得线路设计最优化、经济最优化,为达到以上要求,本文涉及的可研从铁山城区通过,从导线选择上可选用架空线及电缆,从线路廊道上可直接从城区主干网络通过也可从山边沿绿化道通过(线路相对前者超20%),通过技术性及经济性比较,最终选用了较为经济的架空线路,避免从城区与水网、石油管道及地下通信电缆相交叉现象。  路径选择不仅要考虑以上问题,更要考虑线路线径的选择,合理的导线型号不仅可以满足当前传送的功率,更要满足远期电网功率的传送,在设计时更要考虑线径的大小适度,这不仅可以降低线路电能损失,更能做到线路的投资最优化,杜绝线路的

6、浪费投资及重复投资现象。  1.3环境评估与效益  从节能、环保、经济角度出发,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并网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且不需要消耗任何燃料,且相比传统发电模式,可节约大量的燃煤量。下面的公式反映了光伏发电的节约燃煤量:  式中:为节约燃煤量;nhs为总小时数;为光伏发电机组替代的容量;为第i个小时光伏额定发电百分比;为常规能源机组效率;LCV为常规机组燃煤的低位热值(kJ/kg)。  光伏相比传统能源发电,具有明显的环境无污染优势,且不用因污染而采取清除与赔偿成本。  根据当前国家电网鼓励分布式光伏的入网条件,光伏发电的收益可用

7、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R(t)为每平方米太阳能电池板光照;(t)  为系统转换效率;n为寿命年;为每年能量消耗的数目;为每年能量消耗的能量;P为当前电价。  2深度研究6  第一,从国网典型设计出发,不考虑专用及公用问题,多角度对线路的改造进行优化设计,如接入专用线路或接入专用变电站,将其均看作公共资源,以便设计出最优电网结构模式。在当前,面对经济的发展,专用线路、专用变电站的资源越来越稀缺,变电站的间隔及线路走廊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当前设计中可考虑将专网线路及专用变电站纳入到主网中,将有限的电网资源利用扩大化。同时形成有效的双联

8、络、双环网、单环网、πT接线等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变电站及电能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可以提升专用变电站或用户的电能质量及供电能力。以本文中所举的工程为例,其现有变电站的接线方式及规范后的电网接线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现有的接线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