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条件下供应商开发综合评价研究

供应链条件下供应商开发综合评价研究

ID:31358125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供应链条件下供应商开发综合评价研究_第1页
供应链条件下供应商开发综合评价研究_第2页
供应链条件下供应商开发综合评价研究_第3页
供应链条件下供应商开发综合评价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供应链条件下供应商开发综合评价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供应链条件下供应商开发综合评价研究  摘要: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作为供应链的源头,对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供应商开发过程中,根据定性、定量的评价和统计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主客观评价。以某汽车企业为例,构建层次分析法(AHP)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相结合的“AHP-TOPSIS”供应商开发模型,以做出更为科学的决策。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商开发;AHP-TOPSIS  中图分类号:F273.7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Supplierswhoarethesourceofthesupplychain,hasanimp

2、ortantinfluencetotheoperationoftheentiresupplychain.Intheprocessofsupplierdevelopment,itisaccordingtotheevaluationofqualitative,quantitativeandstatisticalmethodstoevaluatetheindex.Usinganautomobileenterpriseasanexample,constructs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andtechniquefor

3、orderpreferencebysimilaritytoanidealsolution(TOPSIS)combinedintothesupplierdevelopmentmodeof“AHP-TOPSIS”,tomakemorescientificdecision.  Keywords:supplychain;supplierdevelopment;AHP-TOPSIS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从而加剧了国际市场的竞争。靠量取胜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现今质量成为了市场竞争的主角,

4、因而也成为企业乃至国家之间竞争的焦点。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质量、价格、交货期和服务是衡量顾客满意度的四个基本要素[1],由于生产制造的全球化,很大一部分产品的零部件需要供应商来提供,产品质量较大的部分要求供应商来保证[2]。目前国内企业用的比较多的方法是主观判断法、线性规划法、采购成本比较法、作业成本法、层次分析法、业绩评价法等[3]。本文以层次分析法(AHP)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结合构建在供应链环境下汽车供应商开发模型,并采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定量计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评价结果反映了主观和客观存在因素,使结果更加接近

5、实际。  1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1供应商的开发  供应商的开发是指利用一定的流程和方法,并收集各种信息资源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考察、评估和审定,最终找出优质合作伙伴。供应商评价过程涉及的因素很多,而各个因素的重要性又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评价指标时要根据系统全面、灵活可操作性、科学实用性、可拓展性等原则进行[4]。  1.2供应链下供应商开发的流程  供应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强弱,所以,为保证所开发供应商的质量,需按一定的流程开展。图1为供应商开发流程图[5]。  3算例分析4  上海某汽车制造企业,目前正

6、在组织研发一款新车型的底盘系统,由于此车型对底盘系统的可靠性以及强度要求非常高,而目前企业的供应商没有能力生产出符合要求的底盘系统,所以需要开发出新的供应商。现以初步调查为根据,5家供应商被筛选出来进行分别考核并确定新的合作伙伴。其评价指标数据见表2。  (1)权重的确定  关于准则层和评价因素层采用的是德尔菲法,设置相同的评分标准并由10位专家分别隔离评价,然后对每一位专家的评价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加权平均,得到指标权重体系,如表3至表13。  (2)用TOPSIS法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评价  ①目标属性矩阵归一化处理。构造评价矩阵Y=y(篇

7、幅有限,此处省略)。  ②根据TOPSIS计算最终各评价方案对理想解的相对贴近度:  所以方案三的相对贴近度最大,可以将供应商3发展为新的合作伙伴。  4结束语  本文首先制定了供应商的开发流程,构建四个层面的供应商开发体系,根据指标的特点运用定量与定性的确定方法并基于AHP-TOPSIS模型来确定各备选地址到正负理想解的距离,从而选出贴近度最大的方案,其结果综合考虑了数据的客观规律和主观判断因素,更符合实际情况,可行性较强,为决策者制定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詹蓉,马士华,崔南方,等.服务质量管理模式的研究[J].华中科技大

8、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7):80-82.4  [2]杨雷业.供应商质量管理在企业的实施现状及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