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剩余能量和覆盖率感知的分簇协议

基于剩余能量和覆盖率感知的分簇协议

ID:31360248

大小:11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9

基于剩余能量和覆盖率感知的分簇协议_第1页
基于剩余能量和覆盖率感知的分簇协议_第2页
基于剩余能量和覆盖率感知的分簇协议_第3页
基于剩余能量和覆盖率感知的分簇协议_第4页
基于剩余能量和覆盖率感知的分簇协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剩余能量和覆盖率感知的分簇协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剩余能量和覆盖率感知的分簇协议  摘要:保持目标区域的覆盖是无线传感网络(WSN)应用的最根本目标,因此,设计能量有效算法进而最大化覆盖时间成为大型网络的核心问题。为此,提出分布式、能量和覆盖感知路由(DECAR)协议实现网络覆盖最大化的目标。在簇头(CH)选举中,考虑节点的剩余能量和节点的覆盖重叠度,使得具有较高的剩余能量节点、覆盖重叠度高的节点有更多的机会成为CH,进而避免了剩余能量较小的节点成为CH而产生节点过早失效使网络寿命缩短的问题,平衡了网络能量消耗。在数据传输阶段,构建由CH组成的数据传输主干线,提高

2、数据传输效率。仿真结果表明,与CPCP?ea,EEUC协议相比,提出的DECAR协议具有较长的网络寿命和良好的数据覆盖率。  关键词:无线传感网;簇;能量;覆盖率;网络寿命  中图分类号:TN915.04?34;TPT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16)09?0022?05  Abstract:Themostfundamentaltargetofthewirelesssensornetwork(WSN)applicationistopreservethecoverageofthetargetar

3、ea.Therefore,thedesignoftheenergyefficientalgorithmtocoverthetimetothemaximumextentisthecentralproblemofthelarge?scalenetwork.Thedistributed?energyandcoverageawarerouting(DECAR)protocolisproposedtorealize8thetargetofmaximumnetworkcoverage.TheCH(clusterhead)elect

4、ionisbasedontheresidualenergyandcoverageoverlappingdegreeofthenodes,sothenodewithhighresidualenergyandhighcoverageoverlappingdegreehasmoreopportunitytobecometheCH.Theproblemofreducingnetworklifetimeisavoided,whichiscausedbythenodeprematurefailurewhenthenodewithl

5、essresidualenergybecomestheCH.Thenetworkenergyconsumptionisbalanced.Indatatransmissionstage,thedatatransmissionbackbonecomposedoftheCHswasconstructedtoimprovethedatatransmissionrate.ThesimulationresultsshowthattheproposedDECARprotocolhaslongernetworklifetimeandw

6、idercoverageratethanthoseoftheCPCP?eaandEEUCprotocols.  Keywords:wirelesssensornetwork;cluster;energy;coveragerate;networklifetime  0引言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SensorNetwork,WSN)在各类应用中广泛使用,如康复医疗、战场、野外环境监测等[1]。这些应用场景中均需要在目标区域以随机或特定方式部署传感节点,然后传感节点感测环境数据,并以直接或间

7、接方式向簇头(Cluster8Head,CH)传输。为了能够实时监测环境,目标区域必须由传感节点完全覆盖。因此,为了保持目标区域完全覆盖,通常以冗余方式部署大量的传感节点,以避免覆盖空洞[2]。然而,由于传感节点能量有限以及供给不足,一些传感节点因能量消耗而失效,导致覆盖空洞。因此,提高节点能量利用率、解决覆盖空洞问题成为无线传感网络的研究热点。  目前研究人员已提出了不少的能量保存技术[3]。这些技术的目标就是降低传感节点的能量消耗,进而扩展网络寿命,从而维持目标区域的完全覆盖。其中,基于簇的技术因其在提高能量利用率

8、方面的优势被大家所熟知。在基于簇的技术中,所有传感节点划分为不同的簇,每个簇有一个CH,其他传感节点为簇成员(ClusterMembers,CMs)。簇头CHs负责收集并融合CMs的感测数据,再以多跳通信方式转发至信宿Sink。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研究人员已提出了大量的簇算法[4?7]。然而,由于部分传感节点的失效,这些算法并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