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污水实时采样系统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污水实时采样系统

ID:31360405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污水实时采样系统_第1页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污水实时采样系统_第2页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污水实时采样系统_第3页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污水实时采样系统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污水实时采样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污水实时采样系统  摘要: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使得工业污水对环境的影响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污水实时采样系统。该系统由控制模块、温度检测、步进电机控制、分瓶器、蠕动泵、存储器、GPRSDTU、储样瓶、进水管等部分组成。本系统可通过控制步进电机进行污水采样并存储到不同的存储缸内,也可以通过设置时间间隔实现时间和比例采样等多种方式进行采样。具有远程控制通讯、采样模式多样化、样品恒温保存、断电保护、管路自动清洗、废液回流等功能,也便于企业投入生产和推广。  关键词:物联网;步进

2、电机;数据存储;污水采样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302(2014)08-0034-02  0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我国的环境污染形势可以用三句话概括: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质量令人担忧;环境污染事故进入高发期。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监控能力,

3、实现水质监测监控的自动化和现代化,以期达到地表水水质预警监测、污染源总量监测与控制的目的,开发利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污水实时采样系统是当今环保监测监控的有效工具。  1系统总体架构  本系统主要由控制模块、温度检测、步进电机控制、分瓶器、蠕动泵、存储器、储样瓶、进水管等部分组成。具体功能是在接收到中心平台采样的信号之后,控制步进电机进行污水的采样存储在不同的存储缸内,并记录下采样时间。该系统也可以通过设置时间间隔实现时间等比例采样等多种方式采样。具有远程控制的通讯、采样模式多样化、样品恒温保存、断电保护、管路自动清洗、废液回流等功能。图

4、1所示是其系统的总结构图。  2系统硬件设计  本系统主要由控制模块、温度检测、步进电机控制、分瓶器、蠕动泵、存储器、GPRSDTU、储样瓶、进水管等部分组成。CPU采用STC公司生产的STC12LE5A32S2,该CPU和AT89C52的引脚完全兼容,除了AT89C52功能外,关键是内部还有EEPROM、1024B的RAM、看门狗等,用来保存数据和防止程序跑飞,而不需要另外再增加硬件成本。系统硬件框图如图2所示。  2.1提升泵控制电路设计  提升泵的作用是当污水离采样器较远时,采样前将污水抽到采样器附近的蓄水池中,便于采样,在具体

5、应用中采用继电器直接控制泵的电源即可,提升泵的控制电路如图3所示。  2.2蠕动泵和分瓶器模块的设计4  为了将污水抽入瓶中,采用蠕动泵实现,蠕动泵内压有软管,通过蠕动泵不断对软管的挤压,这样实现污水的采样。为了控制蠕动泵采样污水的量,设计中采用步进电机进行控制,控制电路如图4所示。通过测量步进电机每100步对应的采样量,然后推算出实际需采样的量对应的步进电机步数。达到精确控制采样量的要求。  分瓶器的作用是将污水的进水软管口移到对应的瓶口处,便于将污水采样到对应瓶中,本子系统采用步进电机驱动摇臂实现,同样通过控制其步数来实现摇臂的旋

6、转,实现位置的精确控制。  2.3时钟模块设计  采样高精度时钟电路SD2068,用来保存数据的时间和进行时间流量等比例采样等使用。时钟电路如图5所示。  2.4数据存储电路设计  本系统采用铁电存储器MB85RC256实时保存设置的参数以及现场采集到的各实时数据及采样记录。MB85RC256是采用先进的高可靠性的铁电材料加工制成的256Kb铁电非易失性存储器,能像RAM一样快速读写,同时掉电后数据可保存10年,采用标准I2C接口与单片机连接。数据存储电路如图6所示。  2.5串口通讯模块设计  串口通讯用于实现与GPRS、液晶等的通

7、信,以采样RS232接口,其电路如图7所示。  3软件设计4  软件设计流程主要包括时间温度显示、工作模式选择及相应的控制程序。其软件设计流程如图8所示。  4结语  本科研项目的研究通过模拟试验和多家用户的使用,各方面的技术指标都符合设计要求,现该科研项目的硬件和软件已设计完成,各项指标的调试也已结束。在企业已经投入生产和推广,并申请了专利。  参考文献  [1]刘强,崔莉,陈海明.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J].计算机科学,2010,37(6):1-4.  [2]王永虹,徐炜,郝立平.STM32系列ARMCortex-M3微控制器原理

8、与实践[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3]刘天成.基于FM1702SL的USB接口的RFID读卡器的设计[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6):37-38.  [4]陈卫兵,束慧.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