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农艺协同融合机制与策略

农机农艺协同融合机制与策略

ID:31361460

大小:11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09

农机农艺协同融合机制与策略_第1页
农机农艺协同融合机制与策略_第2页
农机农艺协同融合机制与策略_第3页
农机农艺协同融合机制与策略_第4页
农机农艺协同融合机制与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机农艺协同融合机制与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机农艺协同融合机制与策略  摘要:通过介绍玉米、水稻、甘蔗等几类常见农作物农机农艺发展现状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国情,对农机农艺协同融合存在的问题展开了阐述,探索了具有科学可行并且可持续的农机农艺协同融合机制与策略。  关键词:农机农艺;融合;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8-4886-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18.062  为更好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农业部于2010年11月专门出台《农业部关于加强农机农艺

2、融合加快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旨在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促进农机农艺协调发展,实现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作物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养殖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协调推进的目标[1,2]。在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主办的“主要农作物农机农艺技术融合研讨会”11上,刘旭院士提到: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是一个绕不开的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农机、农艺真正结合起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的数字化、精准化,农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才能到来。罗锡文院士认为,培育适合机械化生产的作物品种是农机农艺融合的基本点,并从国内外农机农艺融合情况

3、对比、农机服务农艺、农机农艺融合体制等方面全方位阐述了农机农艺融合的途径和方向。傅廷栋、张世煌、喻树迅院士则各自从油菜、玉米和棉花这3种农作物出发,具体阐述了农机农艺融合的关键点及解决问题的措施[3]。  1几种常见农作物农机农艺融合发展现状及研究成果分析  农机农艺的有效融合是农业机械化的基础和根本,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4-7]。农机的性能再优越,如不能适应区域的地形地貌、种植结构和农作物特点,便没有用武之地,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农机的设计,朝着多功能、高效率、节能等方向努力。同时,也要积极创新农艺,培育更好的物种、改造目前的农田布局、树立农机农艺融合理

4、念等,以期农机农艺共同协作深度融合,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坚强的技术保障。  1.1玉米生产机械化研究现状  玉米生产在中国粮食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10年中国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94%,其中机耕、机播和机收水平分别达到88.11%、76.52%和25.80%[8]。目前,中国玉米机械化水平低尤其是机收水平低的原因在于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密、机具适应性差等[9]。  李纪岳等[10]从技术集成、组织集成、管理集成等方面入手,提出基于农机农艺结合的玉米生产机械化系统的分析框架。从资源管理、任务调配和过程管

5、理等角度提出了有利于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建议。11  张丽光[11]将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研发了灭茬旋耕深松全层施肥精播机,以底肥浅施错位播种后期间苗追肥的常规模式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灭茬旋耕深松全层施肥精播的疏密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玉米光合特性、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灭茬旋耕深松全层施肥精播的疏密种植模式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有效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  李传友等[12]通过调研的方式对京郊玉米种植过程中农机和农艺融合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制约农机与农艺融合的关键点在于种植行距不统一。行距不统一不仅增大了作业难度,降低了机器生产效率

6、,而且增大了收获损失率。除此之外,行距不统一还会对追肥、植保、灌溉等田间管理过程造成困难。同时,李小龙等[13]通过调研北京地区春玉米种植的农业机械化情况,从农机农艺融合机制体系建设、技术培训、补贴政策和土地流转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玉米种植农机农艺融合的建议。  王俊忠等[14]分析了大型收割机械收割小麦对麦垅套种夏玉米苗期性状的影响,发现大型小麦收割机的碾轧、留茬对套种玉米苗无显著不良影响,但留茬过高不利,故收割留茬高度宜在20cm以下;秸糠掩盖对玉米生长影响较大,收后应及时清理播种行秸糠,控制覆盖厚度在3cm以下,为后续的大型收割机械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柳枫贺等

7、[15]研究了玉米品种、子粒水分含量、产量水平、种植密度、种植行距、植株高度、穗位高度及收割速率等因素对玉米机械收粒质量(子粒破碎率、杂质率和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子粒含水量与机收时子粒破碎率、损失率和杂质率呈显著相关,子粒水分含量越高,机收子粒破碎率和杂质率越高,但田间损失率越低。不同来源品种机收质量特性表现出较大差异,为玉米收割机的农艺融合提供了参考根据。  1.2水稻生产机械化研究现状1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水田面积和稻谷产量分别占全世界的21%和35%;同时,水稻又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