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节水是干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

农艺节水是干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

ID:31361543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农艺节水是干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_第1页
农艺节水是干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_第2页
农艺节水是干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_第3页
农艺节水是干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_第4页
农艺节水是干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艺节水是干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艺节水是干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  摘要:水是重要的生命之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任何地球上的生命体都离不开这一资源,人类的发展也同样与之密不可分。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不管是人文领域还是科技发展亦或是生产水平,都与水资源息息相关。但是,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农业水平的不断进步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水资源的消耗以及一定程度上缺乏节制的开发,而且还有污水排放以及水污染的现象存在,导致地球上可以用于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使用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我国的人口众多,水资源分布不均,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更加匮乏。尤其在农业当中对水资源的需求更加紧密,干旱

2、地区在农业领域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一直是广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简要介绍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以及农业上的用水情况,主要就如何做到农艺节水提高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做一个细致的探究。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率;不可再生能源;干旱地区;农艺节水;水资源利用率  引言5  干旱地区的水资源一直以来都相对比较匮乏,人类的活动对水资源造成了伤害,也使得人类面临水资源的危机。因此,当务之急是要采取有效的手段恢复遭受破坏的水资源、并且对现有的水资源合理的利用、保护水资源尤其是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保护以及高效利用,走一条可持续的水资源的管理道路。农业用水是水资源消耗的用途之

3、一,在农业灌溉上,存在很大的水资源浪费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多面的,有技术上的,也有自然环境上的。因此,农艺节水是干旱地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下面将会对如何实现农艺节水,以及针对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农艺节水的概念  所谓的农艺节水指的是利用农业综合技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它是众多节水环节中较为关键的一环,是节水农业的主导地位。根据农作物种植区的气候、经济、地形等因素,选用节水抗旱的品种,改革耕作以及种植制度,再通过农业综合技术,充分利用各种形式水资源,抑制土壤蒸发和作物奢侈蒸腾,提高作物水分生产率,

4、达到节水高产目的,是众多节水环节中较为关键的一环。农艺节水与农业生产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可大范围内发挥实效,更能体现节水的实质。  2农艺节水具体措施  2.1农艺节水技术措施的主要技术措施有以下几种,包括覆盖保墒、耕作保墒、增施有机肥与秸秆还田、调整作物布局和选用节水型品种、水肥耦合、化学调控等技术措施。根据农艺节水机制,可分为保墒节水类措施、提高作物光合效率减少低效蒸腾类措施及二者相结合的措施。保墒节水类措施主要作用在于针对作物的不同生育阶段“按需供水”,抑制农田水分的无效蒸发损耗,使得在同样的供水条件下土壤和作物体内能保持较好的水分状况,促进作物生长和

5、增收。  2.25同时,还有一种相对很有效的方法就是选择抗旱的并且高产的农作物以及品种,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以及实践证明,农作物的品种自身遗传特性、形态特征以及生理过程决定了农作物的水分利用率。  2.3耕作保墒技术  适宜的土壤耕作措施,有着很多的优点,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天然降水,而且还能够提高农业灌溉的用水率,是围绕以“土壤水库”为中心合理调控与运用土壤水、地下水、大气降水的关键。深耕保墒、耙耱保墒、镇压保墒和提墒及中耕保墒技术统称为耕作保墒技术。这些耕作技术能够疏松土壤,切断水分通道,增加土壤活性,削弱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减少地面径流,从而达

6、到高效用水的目的。  2.4覆盖保墒技术  覆盖保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国内外日趋成熟,分为秸杆覆盖保墒、砂石覆盖保墒、地膜覆盖保墒及化学覆盖保墒技术。适宜的覆盖保墒技术可以调节地温,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地表径流,抑制无效水分蒸发,起到蓄水保墒,提高水分利用率,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良好效果。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化学覆盖的应用研究相对少一些。秸秆覆盖是将作物的秸秆或干草等铺在土壤表面,具有造价低、调低温、抑杂草的的特点,国内大量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砂石覆盖是指卵石、粗砂等混合覆盖在土层表面,主要在我国西北风沙地区应用,具体的保墒效果研究的比较少。 

7、 2.5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技术5  随处可见这种现象,在农作物收割之后会残留下麦秸秆,农户大多为了省事会直接就地将其焚烧。但是这种行为不但对土地本身没有益处浪费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尤其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这种现象已然成为了农业生产影响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但是实际上,麦秸秆当中含有大量的有益粗纤维以及无氮浸出物,这些物质当中含有很多的有益元素,平均个元素的含量如下:碳元素含量为44%、氮元素0.6%、磷元素0.25%、钾元素1.4%,除此之外还含有镁、硫、钙等元素。这些元素具有很大的利用潜能。实际上完全可以选择将秸秆还田处理,这样的做法有着能够

8、增加有机含量和土壤的微生物等方面,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