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我国居民储蓄率总体偏

如何评价我国居民储蓄率总体偏

ID:31362015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如何评价我国居民储蓄率总体偏_第1页
如何评价我国居民储蓄率总体偏_第2页
如何评价我国居民储蓄率总体偏_第3页
如何评价我国居民储蓄率总体偏_第4页
如何评价我国居民储蓄率总体偏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评价我国居民储蓄率总体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评价我国居民储蓄率总体偏  摘要:近年来中国居民储蓄率过高,成为储蓄金额最高的国家,笔者从形成储蓄率过高的原因、带来的消极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积极建议。  关键词:储蓄;消费;投资;制度  中国的高储蓄率世界闻名。2013年9月,我国居民储蓄连续3个月突破43万亿元,人均储蓄超过3万元,为全球储蓄金额最多的国家。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我国国内居民收入差距大,消费倾向总体偏低  一般来说,高收入家庭的消费倾向低于低收入家庭,而储蓄倾向则相反。因此,如果国内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必然会导致住户部门整体消费倾向偏低,

2、而储蓄倾向偏高。我国总体属于收入差距偏大的国家。因此,国内居民收入差距大,是导致我国储蓄率总体偏高的重要原因。  二、社保体系不健全,需为社保项目进行大量储蓄  我国社保体系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目前还有大量城乡居民被排除在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二是已被纳入社保体系的居民在福利分享方面还存在不均现象;三是全社会还未积累起一块规模足够大的、能覆盖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基金;四是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在制度设计、运行机制以及公平性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正是因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使得居民收入差距无法有效缩小,导致储蓄率居高难下。6  三、国家政策

3、倾斜,经常项目长期顺差推高储蓄率  在过去的20年,我国贸易政策虽几经调整,但总体上执行的还是以顺差为导向的贸易政策。其中一条最重要的措施是,政府通过央行收储来干预汇率,进而导致经常项目长期顺差。其实质是政府通过央行收储来强制国民储蓄,然后再将储蓄以国家的名义借给美国等国际货币发行国,供它们进行国内投资或消费,而我们获得的却是一纸外汇储备和很低的投资回报。因此,以顺差为导向的贸易政策客观上会推高国内储蓄率。  四、政府部门可支配收入占比高,且政府大量参与投资活动  国内储蓄通常等于居民储蓄与国有部门(包括政府)储蓄之和。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居民储蓄率是

4、一个内生变量,其大小由家庭部门的最优消费决策(对当期消费和未来消费的权衡)决定。虽然政府不能左右家庭部门的储蓄决策,却可以通过调控国有部门的收入和储蓄占比来影响国内总储蓄率:国有部门和政府机构可支配收入占比越高,居民和政府消费占比越低,则国内总储蓄率越高。  五、金融市场处于发展阶段,缺乏多元化投资渠道  在我国尽管也有股票、基金、债券、外汇、银行理财产品、期货、房产、等很多个人理财投资渠道。但是总体而言,金融市场尚不发达,在以上这些投资品种中,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都较好的产品并不多。股市的交易活跃程度虽然影响居民储蓄的行为,但是股市变化比较大,机

5、制尚不成熟,风险大,因此股市虽然也能分流居民的储蓄但是并不能起到持续的分流。因此个人投资渠道不顺畅,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非常有限,导致居民无奈的把钱存起来,进而导致居民储蓄偏高。6  如同一枚硬币,高储蓄带来的影响同样有着正反两面。  1、高储蓄率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1)集少成多,变死为活。对个人来讲,手中几百元钱或几千元钱,派不上什么立场,但通过银行把众多闲置资金集中起来,高达数万亿元的巨额资金就可以办大事,满足国家重点建设的需要。  (2)续短为长。居民储蓄对银行来讲是负债,是吸收居民暂时不用的资金,即使是定期存款,居民在急需时,也可提前支取

6、,所以资金来源是短期的。但通过银行发挥中介作用,此存彼取,环环相扣,在银行帐面上总有一些余额,这些余额就成为银行发放长期贷款的资金来源,满足企业长期贷款的需要。  (3)化消费为积累。居民储蓄来自于日益增长的货币收入,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随着货币收入的增长,人们用于储蓄的比例会越来越大,这就使得银行能把居民购买力推迟的部分,用于企业发展生产的需要,最终使消费资金转化为积累资金。  2、高储蓄率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1)储蓄与消费反差过大,会破坏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储蓄与消费密切联系。从理论上说,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储蓄与消费呈此消彼长的关

7、系。因此,居民储蓄余额的急剧扩张,意味着消费的相应减少,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加剧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由于大量储蓄存款转化而成的信贷资金被积压产品、滞销商品、库存商品所占用,引起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弱化,限制了居民的投资倾向。  (2)增大了经营成本,不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6  过快的储蓄存款增长,带来两方面的忧虑:一是保持较高的储蓄率,并不能保证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储蓄只有在转化为生产资本而增值,才真正发挥了储蓄的作用;二是银行组织资金成本增大,银行经营亏损面增多,大量的银行贷款沉淀于企业的再生产过程中,银行所要支付的利息无法从存款的运用中得到

8、补偿,大量的负债为银行增加了经营风险,给运用资金带来不利的影响和制约,银行业务的正常发展受到影响。  (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